加入收藏

天天快看:青年创作者成为纪录片导演要走多久

2023-06-23 11:12: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想象的导演与导演的想象”论坛现场,嘉宾与观众合影。主办方供图

研究生毕业,拍摄完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短片,24岁的刘雅琴陷入了困惑:“这样我算是一个创作者了吗?”“未来我能以拍纪录片为生吗?”她说,自己像个新手妈妈,一边因为刚刚诞生的作品欣喜不已,一边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面对紧随毕业季而来的求职季,不少青年创作者像她一样,在遭遇不同的心理落差和成长困境——如何开启纪录片导演的职业化道路?成为纪录片导演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创意愿景与艺术表达?

6月8日,第二十届“半夏的纪念”大学生影像展举行了一场以“想象的导演与导演的想象”为主题的青年创作者交流论坛。纪录片导演周浩、张楠、徐玮超、鞠晓甜和刚毕业的青年创作者、2022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黄文哲、2023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刘雅琴对话,直面青年创作者的困境,共同探讨纪录片从业者的“自我修养”。记者在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采访了他们。


【资料图】

入行:摸到纪录片的暗门

导演周浩是国内纪录片导演中资历最老的一批。他曾是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的图片摄影师。在日复一日的媒体记录中,开始转用纪录片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纪录转型社会中的时代变迁。他拍摄的纪录长片《棉花》《大同》等一次次走向陌生群体。20年间的10部长片,豆瓣评分均在8分以上,曾百余次在国内外各电影节入选及获奖。他回忆,当他在2001年开始拍片的时候,国内的独立纪录片从业者屈指可数。“你不能指望进入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但你的进入至少是把这个行业打造得更加完善。当年,拍摄全是自己掏钱。现在一个年轻人要拍片子,起码还有七八个基金可以去申请。”

然而对于刚毕业的青年创作者来说,想要走上纪录片导演的职业化道路,是一件“不知从何入手”的事。黄文哲说:“研究生读完好像还没摸到行业的‘门’。”导演鞠晓甜认为,纪录片行业像一个“地下酒馆”,地上没有门面招牌,靠熟客带新客,才能知道这个“地方”到底在哪儿。的确,只完成几部作品并不能让你真正入行,处于“新人模式”的纪录片导演还需要频繁地参加电影节展、提案会,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或者进入知名导演的工作室,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层层历练。而对于逐步成长起来的那些导演来说,没有标准化的路径,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

生存:尽量,别让镜头停下来

一些纪录片的追踪拍摄和制作周期短则几周,长则数年,很少有人能靠自己的纪录片作品赚到钱。在这期间,学会面对经济压力是每个导演的“必修课”。导演徐玮超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制作纪录长片《告别十二岁》和《流浪归途》的过程中,曾分别争取到了不同基金的支持,但有限的资金远不能覆盖全部制作成本。“大部分情况下,主创要长时间不带薪工作。”他说,“关于营生的挣扎是持续的。2020年大项目幅度缩减,2022年全年没有项目可做,到今年又开始有一些小规模项目。”

“项目”大部分来自政府、影视制作公司、企业或视频平台等不同“甲方”的委托。对于很多年轻的创作者来说,有了项目才有收入。而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创作习惯和审美偏好往往与商业纪录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导演张楠认为,需要学会在契约和协作中“生存下来”,既完成甲方的目标,也能在项目中“投射自己的影子”。

“拆东墙,补西墙”,一边直面生活的压力,一边继续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为此,黄文哲“不得不”把自己修炼成“做过纪录片、故事片、宣传片、电视节目,当过艺考老师,拥有较丰富的影视节目和活动执行经验,擅长规划和实施视频后期制作全流程的‘多面手’和‘万金油’。”他说,“好难!先活着吧。活着,才能继续‘为爱发电’。”

纪录:无从替代的生活方式

在刘雅琴看来,成为纪录片导演是一件有“神奇魔力”的事。相机像是她的“保护色”,每当站在镜头的背后,她就从一个社恐的女生,变成了勇敢探知真相的纪录片导演。她的镜头里出现过恶性肿瘤患者的试药实验和生活困难的“超龄”农民工等社会议题,也用私影像的方式讲述过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她说:“我最开始喜欢纪录片,是被它对真实社会毫无遮拦的反映打动;现在想做纪录片,是因为自己对很多事情仍充满好奇。”徐玮超认为,拍摄的过程中,感官会被极大地调动,让人和陌生的世界建立理解和共鸣。

对周浩而言,纪录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认为,纪录片导演可以把他所经历的一切作为经验,去审视和打量社会;也可以把他所经历的体会最深的事情呈现出来,其实这就是生活方式。“每个人没法选择你生活的年代,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那我就用现在的方法去观察去体会,这是最鲜活的生活。为什么觉得纪录片和生活有距离呢?我觉得没有。”他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凑合,不要憋屈自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想表达的。

周浩说:“幸运的是,我的职业、我的爱好是高度吻合的,我对世界的兴趣和我想对世界分享的东西也是高度一致的,这是我能20年坚持做纪录片的原因。”

(张心洁、郭明星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实习生 吴雨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玖琰文化支持举办2023·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圆满成功
玖琰文化支持举办2023·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圆满成功

主持人宣布2023·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开幕6月6日,......更多>

巅峰动力 顶峰相见,新日双芯双动力系列幻影F9真实力征服珠穆朗玛峰!
巅峰动力 顶峰相见,新日双芯双动力系列幻影F9真实力征服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108道拐,一个通往......更多>

钟灵毓秀荟姑苏 大唐财富洞见唐小康走进人间天堂
钟灵毓秀荟姑苏 大唐财富洞见唐小康走进人间天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苏......更多>

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香港站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幕,零碳科技闪耀香港!
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香港站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幕,零碳科技闪耀香港!

数字驱动,能创未来。6月20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更多>

端午骑行,尽情放“粽”!新日幻影F9状态已经拉满!
端午骑行,尽情放“粽”!新日幻影F9状态已经拉满!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更多>

第一次玩影视IP!素士如何做到荧幕首秀即爆款?
第一次玩影视IP!素士如何做到荧幕首秀即爆款?

数次登顶全网榜单TOP1、腾讯视频2023年最快进入必看俱......更多>

【爱心公益】“阳光普照·共献爱心”优瑞德端午爱心公益之行圆满成功!
【爱心公益】“阳光普照·共献爱心”优瑞德端午爱心公益之行圆满成功!

端午飘粽香,浓情暖人心。2023年6月21日上午9:30,端......更多>

这个端午节,来看2023款瑞虎5x诠释对自驾游的顶级理解
这个端午节,来看2023款瑞虎5x诠释对自驾游的顶级理解

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不少朋友打算远离城市喧嚣,来一......更多>

免费!超600家房屋中介门店可为电动自行车应急充电
免费!超600家房屋中介门店可为电动自行车应急充电

记者近日从北京链家获悉,为助力社区降低电动自行车充......更多>

专访DEPPAI德派淋浴房张哲:君子有道 大简藏德
专访DEPPAI德派淋浴房张哲:君子有道 大简藏德

他是擅长企业管理与经营的博士,具有最敏感而精准的投......更多>

“穗城源”首届九龙湖龙舟文化节开幕,36支龙舟队伍展开角逐_世界即时看
“穗城源”首届九龙湖龙舟文化节开幕,36支龙舟队伍展开角逐_世界即时看
6月22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穗城源”首届九... 更多>
“穗城源”首届九龙湖龙舟文化节开幕,36支龙舟队伍展开角逐_世界即时看
6月22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穗城源”首届九... 更多>
出发“睇龙船”!越秀寺右、二沙举行龙舟“招景”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广州越秀寺右、二沙迎... 更多>
2023年广州市斯诺克公开赛落幕
6月21日,由广州市台球协会主办、广州永利桌球俱乐部... 更多>
天天观天下!广东工业大学高水平男子篮球队被授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6月21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联合... 更多>
传统民俗粤味浓!591岁“盐步老龙”来到泮塘“探契仔” 当前视点
千年绵延的龙舟文化雕刻在岭南水乡人民的基因里,广州... 更多>
章丘诗会端午专场在南海神庙民俗文化园举行_世界播资讯
6月22日,“古韵新潮,诗话章丘之2023章丘诗会端午专... 更多>
天天快资讯:广铁6月22日预计发送241万人次,创历年端午假期新高
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今年端午假期铁路运输客流持续增... 更多>
重磅!广州福彩送汽车来啦
广州街坊们,一年一度的送汽车福利又来啦!每周送出“... 更多>
【全球聚看点】机构:A股下半年或将迎来底部温和复苏
A股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创... 更多>
以“荔”为媒!东莞人保财险助“荔”乡村振兴
又到了一年一度荔枝成熟的季节。6月20日,由东莞市金... 更多>
共绘同心圆!白云区同和街开展粤港澳青年人才端午节文化交流活动 环球滚动
6月20日晚上,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粤港澳青年人才端午... 更多>
独居老人被车撞倒,网格员急忙赶到现场……
日前,青年社区办公室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声,热心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