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第1季度公募基金销售数据,京东肯特瑞非货基金销售同比增幅97 6%,增速在TOP50销售机构中排名第一,引起业内瞩目。
06月25日 13:56
2023年高考结束,考生们即将进入同样紧张的填报志愿环节。记者调研发现,考生对热门专业仍跟风追捧、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时有发生。当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步伐逐渐加速,当下所谓的冷门、热门专业是否还应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标准?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一起谈谈。
经过优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学科专业,不能简单用“好”或“热门”去定义
(资料图)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中出现的新专业是否都是“好”专业?是否会出现这些新专业成为新的热门专业,而以往的热门专业不再热、冷门专业愈加冷的情况?
南开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招生办主任金柏江认为,《方案》强调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因此,经过优化改革而出现的新专业或是应当下需求而产生,或是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不能简单地用“好”或“热门”去定义。
“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看,学校对传统的工科、农科、医科和文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可能会增强这些专业的适应性与实用性。但这些新专业是否一定是大众心里的好专业,一定是热门专业?也未必。”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乔锦忠表示,专业的本质是课程组合,可以也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调整优化。在他看来,讨论专业设置调整应区分办学层次与类型。一般而言,对于研究型大学,文理基础学科中设置的专业尤其应保持相对稳定。基础性学科对应的专业尽管就业面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冷门专业,但这些专业对于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学科生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柏江认为,传统专业往往具有成熟的教学培养体系,培养出的人才经过用人单位检验,特别是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经久不衰,并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不断生发出新的方向,培养了一批批适应性极强的人才。
“新专业能否成为热门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乐于选择的专业,既取决于人才培养的适应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也取决于学校专业的办学实力。一定程度上,新专业很可能成为热门专业,但是,专业、行业的发展是有周期的,一味追新设立的专业也可能在行业周期中变成下行态势。传统专业结合时代需要,复合新的元素,也可能成为热门专业。最主要还是看所培养的学生步入社会时,能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能否为学生储备未来20年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素养,支撑学生的长期发展。”金柏江说。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表示,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发展前景、岗位附加值和职业生命周期。她举例说,中国农业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秉承着“四象限”原则(将水平向右的横轴定义为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将垂直向上的纵轴定义为产业兴旺就业前景好),位于第1象限的是学校优先发展的专业,第2-4象限依次为限制发展、淘汰发展和适度发展、那些会被淘汰的专业,都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符合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的学科专业。“由此来看,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专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新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一定是适应国家需求、时代潮流、科技发展的一批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出现‘热火朝天’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受欢迎’的新专业。同时,一些人们心中曾经的热门专业也会逐步降温。”
但她也提醒,“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也不一定就会愈加冷门,比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日益重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农学类专业正在逐步升温。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为例,考生喜爱程度明显上升,录取分数近三年逐年提升。同样,随着‘强基计划’的逐步深入,一些曾经不被考生、家长所关注的基础学科、冷门专业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逐渐‘回暖’,形成新的热门。”
大学专业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以任何单一指标去评判专业“冷热”都不可取
乔锦忠表示,专业“冷热”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状况有关。“比如在工业化没有实现之前,可能在公共部门就业相对较好。在工业化过程中,在科技含量高、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就业相对较好。伴随着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学由原来的冷门专业正变得越来越热。哪些专业能成为热门,要看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产业结构状况和收入分配状况。”
金柏江认为,目前来看,专业的所谓“冷热”更多是人为制造定义的产物。舆论轻易定义专业“冷热”,主要是将特定专业的岗位收入、工作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简单等同于专业的“冷热”“好坏”,忽略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学校自身实力等因素,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价值取向。一味地计较世俗的“冷热”,收获的可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份尚可的收入,但失去的可能是个人的热情与价值。“尽管我们所看到的某些专业的‘热’或‘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家与社会对于特定专业的需求,但是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样具有周期性。随着时间推移,当下学生们竞相追逐的专业,在就业时也许会面临人才饱和,‘热门必选’反变为‘红牌预警’。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转向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内心的热爱。”
何志巍认为,大学专业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以任何单一指标去评判专业的“冷热”都是不可取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发展,需要各个专业都有可用之才,不是仅仅需要某几个热门专业的人才。如果一定要说专业有‘冷热’,那么一定是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提出的,比如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观点等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把眼光放长远,从纵观历史的角度出发,就会看到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也没有永远的冷门专业,更没有对每个人都适宜的热门专业。”
同时,她还提到,报考的专业热门不一定该专业的就业就热门,反之亦然。如地质、气象、勘探、考古等在大众观念中认为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但事实上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对口单位用人需求突出,在就业市场上常常十分抢手。以中国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专业为例,在报考时由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其不够了解而相对“冷门”。但是这个专业依托的是国家A+学科,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科实力、科研平台,学生在升学深造、就业创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
专业选择本质上是能力、意愿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填报专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读大学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会思考、能创造,能够在提升自我中逐渐认识和拓展未来的发展之路。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一定可以、也一定需要超越原本所选所学专业的‘冷热’。大学专业的选择确实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绝不是意义的全部。选择任何专业,都不影响你在大学期间探索未知的世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人生的视野。”何志巍说。
她认为,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专业的“冷热”可能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不要先考虑专业的“冷热”,而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个人爱好、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发展趋势,科学地作出选择,才可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专业。“提升面向未来、拥抱未来的能力,不仅是每一个学生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金柏江表示,目前,各高校基本走上了大类招生培养之路。所谓大类招生培养,通常是指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1~2年时间内通过专业大类的通识培养,初步了解所在大类、所属学科的大致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逐渐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大类招生培养,推迟了学生实际选择专业的时间,从高考录取时直接进入专业,转变为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除了转专业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双学位、辅修、微专业等制度,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加了解,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提醒,考生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该所大学的学科专业构成,是否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是否有足够丰富的复合学习机会,是否能够提供充分发展可能。
“专业选择本质上是能力、意愿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从理想的角度看,应尽量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选择擅长且喜欢的专业更有利于发展天赋才华,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实际上专业‘冷热’对个人是相对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热门专业竞争很激烈,在冷门行业如果做得好,收入和价值感也不一定比热门专业差。另外,学业规划应从长计议。从长期看,在本科阶段选择基础学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应用型和职业性学科,更容易形成基础宽厚、专业精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乔锦忠说。
(据《光明日报》)
编辑:马宇责任编辑:孔令定
关键词:
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第1季度公募基金销售数据,京东肯特瑞非货基金销售同比增幅97 6%,增速在TOP50销售机构中排名第一,引起业内瞩目。
06月25日 13:56
日前,新华社开设了“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栏目,生动展现了一批历
06月25日 13:32
每年高招季,军校都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目光。今年,全军共有30多所院校面
06月25日 13:16
日本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并死于Oz病毒的病例
06月25日 13:22
加拿大皇家骑警就观光潜艇事故成立调查组可能进行刑事调查
06月25日 13:17
塞拉利昂举行大选
06月25日 13:18
南非总统怒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感觉我们像是乞丐”
06月25日 13:21
关注!9个乌克兰旅将参战,全由西方训练
06月25日 13:28
2020年,苏州胡同一公司收购了曾经的吴中区商业地标新苏购物中心负一层,并经历了两年多的改造升级,更名为胡同生活广场,于2023年端午节重
06月25日 12:02
由于传统音乐教育自身的缺陷,导致普遍形成较高的成本,租房买乐器场地教师等使成本增高,同时传统音乐教育比较局限需要在特定的场地,特定
06月25日 12:02
近期,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3年高考成绩,并即将启动高考志愿填
06月25日 11:42
新华社沈阳6月24日电24日上午,搭载476名官兵的中国海军戚继光舰圆满完
06月25日 11:21
想不想知道艺人下班后或放假不营业是什么样子呢?《冲呀!下班了》是首档明星互动游玩体验类综艺,每期在团长梁田的带领下,都会邀请一位明
06月25日 11:57
孟加拉国中部发生车祸7人死亡
06月25日 11:31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土地,是万物之源、立国之本,是“大国粮仓”的根基。
06月25日 11:23
全球多地举行活动体验端午文化
06月25日 11:18
印尼坠机事故致6人失踪搜救工作已全面展开
06月25日 11:29
泰国和美国两地大量鱼类死亡或与海洋升温有关
06月25日 11:17
日本政府强化防卫加剧冲绳民众不安
06月25日 10:28
惊心24小时!俄罗斯瓦格纳“叛乱”始末
06月25日 10:42
普京是否仍信任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克宫这样说
06月25日 10:22
普京宣布9月3日为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胜利纪念日
06月25日 10:30
□新华社记者集体采写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并与上海
06月25日 10:18
“只要你足够地努力,就没人能够挡住你追梦的路。”日前举办的“贯彻二
06月25日 09:23
栖霞发展“庭院经济”,让家园变果园、乡村变景区“美丽庭院”方寸地,
06月25日 09:28
为树立乡村榜样,共建振兴典范,打造南京特色文化乡村名片,南京市文化
06月25日 09:36
美疾控中心敦促公众暑期国际旅行前接种麻疹疫苗
06月25日 09:17
昨天,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及各区热点公办小学初中、民办小学初中进行电脑
06月25日 09:16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多数国家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为践行国家数字中国战略部署,推动数字经
06月25日 09:21
南京日报 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健通讯员宁发轩明挖施工已结束,各项支护已
06月25日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