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环球新视野
2023-06-24 13:31:51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考季,志愿填报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某所谓“网红”名师关于“报新闻学就把孩子打晕”的言论,在新闻学界和业界引发广泛争议。其关于选专业,要选能“吃上饭”的等言论,同样颇受争议。
不仅如此,随着新高考改革落地,志愿填报变得更为复杂,志愿指导服务市场也更为火爆。很多机构和个人进入这个行业,一些一对一的辅导甚至出现了数万元的高价,但从业人员水平和指导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规划专家”其实仅仅培训三四天就上岗了,所谓的“精准填报”服务可能是“精准骗局”。不少机构打出“不浪费一分上好大学”的口号,同样可能具有误导性。
如何选专业、选大学?一届又一届考生和家长为此纠结:到底是跟着内心的热爱走,还是跟着专业热度走;是不浪费每一分,还是在专业、学校、城市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间进行权衡,得出最优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建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很难说绝对的对错。而那些网红言论的特点就在于,其结论简单、粗暴。也正因为这些特点,相关言论非常易于在网络上传播,诸多“金句”获得了不少认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和家长的志愿选择。
普通家庭的孩子,选专业是不是只能选能“吃上饭”的?不少网友认为,这一观点说了真话,是替普通家庭说话。这一观点相当有市场,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公众对专业的就业情况更加关注。但这正充分说明了类似“网红”言论的蛊惑性。事实上,就业受多重变量影响,既与专业的热度有关,也与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关,更与个人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深度、广度有关。就算选了某个好就业的专业,最后也顺利就业了,但是如果自己对专业和职业都不喜欢,最终也难言人生的幸福。更不要说,把就业作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考量因素,而忽略个人禀赋、兴趣以及市场变化进行选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者,家庭条件不优渥的考生,是不是在专业选择上就只能奔着就业,奔着“吃上饭”?任何专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哪个专业是毫无用处的,某个专业好不好就业、能不能“吃上饭”,更不能被简单定义,种种粗暴观点背后的狭隘自不待言。而且,看似替考生及其家庭考虑,实际上是把考生及其家庭往极端功利和短视的道路上引导,是把部分群体的未来限缩在狭窄的空间内。这些所谓的“人生规划导师”,凭借着对专业、高校以及就业情况片面、肤浅的认知和了解就对考生进行指导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36岁的桂海潮,去太空出差了。从云南施甸大山走出来,支撑他一路披荆斩棘的源动力,绝不仅是“吃上饭”,而是对星空的仰望,是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没有选择更容易挣钱的专业,而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她考虑的也绝不仅是“吃上饭”,而是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他们的选择背后,都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家境一般的孩子,在填报志愿、选择职业的时候,当然要考虑更多外部因素,受到更多有形无形的限制。但勇于突破这些限制,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放弃对星空的仰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耕耘,也一定能收获更甜美的果实。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十七八岁的年华,正是最令人艳羡的年纪,也正是能做梦、该做梦的年纪。志愿填报是人生探索的起点,人生之路漫长而又宽广,在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定能拥抱无限可能。
那些简单、粗暴的“网红”言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它们的传播力越大,破坏力也越大。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为了流量而哗众取宠的言论所在多有,各色误人子弟的“人生规划导师”更是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警惕这些“网红”言论和“网红”导师的误导,需要理性、专业、负责任的声音,需要更多真正的导师站出来,给予考生们正确的指引。这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也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2日第1版
作者:钟焦平
原标题: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责任编辑:曾少林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媒体: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环球新视野
- (2023-06-24)全球速看:41℃高温把盆里的衣服晒冒烟了 衣服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 (2023-06-24)非遗游、避暑游、文化游……端午假期这些消费新体验等你打卡!
- (2023-06-24)天天信息:三天涨超20%!工业富联最新发声
- (2023-06-24)外三元毛猪
- (2023-06-24)全球连线|Vlog:在中国龙舟赛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
- (2023-06-24)信用债动能指数跟踪:新券认购指数上涨(2023年6月第4周)
- (2023-06-24)鸡蛋吃了有什么好处?-天天实时
- (2023-06-24)每日速看!堪比专业相机水平,三星Galaxy S23 Ultra手机带来突破性创新
- (2023-06-24)荷兰宣布今年10月停止开采格罗宁根气田 全球速看
- (2023-06-24)环球热门: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约架”,小扎回应:给我地址
- (2023-06-24)春卷又开车 | 3挡真比单挡强吗?吉利银河L7试驾
- (2023-06-24)银川市图书馆紧急闭馆:馆体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世界动态
- (2023-06-24)戒糖真的可以让皮肤变好吗
- (2023-06-24)秦岚身穿中空黑裙大秀事业线!肤白貌美魔鬼身材性感火辣
- (2023-06-24)世界看热讯:我国最长深水油气管道进入调试阶段
- (2023-06-24)天天观热点:大小S宣布起诉葛斯齐,网友:挽回名誉,毛发验毒比起诉有用
- (2023-06-24)浙江龙游发生5车追尾事故,致6人死亡_世界视点
- (2023-06-24)“大空头”投资者史蒂夫·艾斯曼将目光投向了科技以外的领域 并在基础设施上下了大押注
- (2023-06-24)观焦点:我国最长深水油气管道铺设完工
- (2023-06-24)2023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正式公布了 天天观焦点
- (2023-06-24)天天消息!陈数腹有诗书谈吐优雅,穿红色大衣营造高级氛围感,45岁气色好绝
- (2023-06-24)江苏连云港:“帐篷+音乐节”激活文旅发展新赛道
- (2023-06-24)从“不造车”到“联合造车”,华为的造车“野心”不藏了?
- (2023-06-24)8月下旬,求桃花来桃花,喜事一连串的3大生肖|当前关注
- (2023-06-24)福州近9万初三考生今起中考
- (2023-06-24)上海:留学生相聚朱家角古镇过端午
- (2023-06-24)天天即时:“中国天眼”发现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 (2023-06-24)热文:打造“果旅融合”新路径 小小百香果成为“致富果”“幸福果”
- (2023-06-24)当前视点!打造“果旅融合”新路径 小小百香果成为“致富果”“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