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考志愿填报,帮忙还是添乱?
2023-07-07 21:28:2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网络图片)
(资料图片)
“下载掌上高考AppV3.6.7,在首页点击功能框的‘模拟报志愿’图标;在模拟窗口设置高考成绩,点击左下方‘AI一键填报’按钮;设置大学意向和专业意向,点击‘确定’按钮;点击底部的‘AI一键填报’按钮,即可使用AI一键模拟填报志愿了。”网上搜索,AI志愿填报的应用比比皆是。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AI填报志愿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一个新选择。但从现有的技术路径和服务水平来看,AI填报志愿到底是降低咨询成本、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工具,还是割韭菜的新噱头?AI究竟是帮忙,还是在添乱?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AI填报志愿应运而生
经历了几百个日夜的准备,高三学子们终于走出了考场。在放松和庆祝之余,一项重要考验正悄然靠近,那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而智能时代,志愿填报又岂能没有AI的影子?在百度搜索“AI智能填报志愿”可以得到2400万个结果。
人们常说“高考七分报,三分考”。据教育界人士介绍,自2014年高考改革后,高考录取发生了很大变化。多个省份合并本科批次,实行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无疑增加了志愿填报难度。
庞大的基数加上复杂的录取模式,叠加就业、兴趣等多种因素,这种填报与录取之间的信息差,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需要面对的难题,也让高考志愿填报成为一门生意。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的热度激增,也让高考志愿填报搭上了信息通信的快车,百度、腾讯、网易、知乎等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自己基于大模型的报考服务;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也基于强大的算力和数据优势,推出智能填报服务;夸克App等智能报考应用软件更是层出不穷。
AI志愿填报能做什么
利用大数据+AI技术,可以基于历年高考数据提供智能化的精准预测,帮助考生和家长解决海量信息查询难、志愿填报没把握、职业方向不清晰等问题,为考生志愿填报提供指导。
例如,腾讯教育推出“新高考通”模拟志愿填报工具,基于KNN+LM算法自主研究出一套人工智能学习算法,机器通过阅读历年录取数据,自主总结出每个学校的文理差异特征,再拟合到各个分数段,便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科学的“排名转换表”,用于志愿填报参考。
云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启公司)的“高考U选”可以提供志愿模拟填报,一键自动生成高考志愿草表。用户可以通过录取概率测试功能自动运算填报目标学校的录取概率,并获取该院校近3年录取最低分数及位次等关键信息,还可以查询录取数据、招生数据、专业信息、高校信息等。另外,可以通过新高考选科功能协助解决选科难题,基于职业性格测试结果获取适合的选科方案。
夸克App升级智能选志愿、志愿表等高考信息服务功能,在考生输入省市、分数、位次等信息后,可以按照“冲、稳、保”三个梯度提供志愿参考。同时,夸克能针对考生的个性化需求选择院校优先、专业优先等。
“单从技术路径而言,其实多家公司应该没有太大区别,基本都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机器学习的算法。而真正的区别应该在于对数据利用的方式、角度,比如考虑特征因子、应用方式和多样性区别等。”云启公司技术负责人李舵文对记者说,“人工智能预测的原理,目前主流的方法都是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从学院热门程度、历史录取情况、计划招生人数、录取分段人数等多个角度,利用数学方式多维度深层次分析数据潜在规律。”
AI志愿填报不尽如人意
“号称成功率在70%以上,可AI建议填报的6个大学一个都没录取,最终录取的是我自己填报的大学。”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AI志愿服务内容时表示,“每个软件都宣称精准填报,但我发现同一高校录取概率相差59%。”
“主要因为目前一些所谓的AI填报志愿产品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AI,大部分还是对以往高考历史数据的归类整理,帮助用户查询高考历史数据,比如以往某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录取位次等,”资深科技自媒体人士何帅对记者说,“另外,会根据考生所在省份以及考生的成绩位次,推荐相对应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作用。”
“很多人并不了解AI,认为是很高科技的东西,AI填报志愿更像是用户被忽悠了。其实AI给不了你答案,只能做一些数据收集和运算。”网络安全行业相关人士小艾对记者说,“比如腾讯、百度的模拟志愿填报工具,每年都号称是AI算法加持下的大数据分析,但其价值非常有限,因为都是公开可以查询到的数据。此外,机器的匹配方式相对死板,比如某专业目前的就业率是20%,机器就会分析目前的招生数和分数,然后通过算法得出一个结论——别报。”
AI志愿填报有没有用
“问题主要出在所谓的AI应用的数据库不一定是最新、最及时、最权威的,可能会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数据误差,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何帅说,“此外,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是实时变动的,分数线波动也比较大,其中很多变量是AI无法预测的,也无法进行数据模拟。”
何帅认为,今年AI志愿填报之所以很火,是因为最近AI语言大模型等比较流行,让人误以为高考志愿填报也会像语言大模型一样,输入分数和愿望,AI就直接帮你做决策。“AI短时间内不具备这个功能,并不能作为考生报考的工具使用。”何帅说道。
但李舵文对此持不同看法。“对于大部分首次接触填报志愿的人而言,经验、数据、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此类产品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他认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非常多,确实有打着AI旗号的产品,但针对每个省份、批次、方向、院校、专业都进行单独训练分析的多样性模型以及数据分析到位的产品,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李舵文认为,人为判断更多是获取信息后按照自己的感觉判断,哪怕自己手动计算,很多时候也会因为无法关联多种因素而得不到最佳结果。比如院校招生人数变化对录取分数的影响,一般我们认为扩招分数就变低,缩招分数就会升高,但如果通过算法可以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人工智能基于数据说话,主要替代了人们自己分析数据的过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算法是优于人为判断的。
“即使未来大模型包括AI应用比较成熟的时候,也不会起到决策性作用。”何帅认为,人工智能永远只是参考,因为AI并不了解用户真实的喜好、理想,更多还是针对考生的成绩和位次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推荐,然后让用户自己进行决策。
“你不应该把你的人生交给机器去决定。”小艾说,人是有情感、情绪的复杂生命体,高考志愿填报可能仅仅因为“男朋友在那里”而决定,机器永远无法测出人的复杂感受和需求。“目前的人工智能说白了是一个数据的学习,但很多高考信息并不公开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把AI捧得太高了。”小艾说道。(武晓莉)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7-07)AI高考志愿填报,帮忙还是添乱?
- (2023-07-07)cf补丁怎么安装(cf补丁怎么安装)
- (2023-07-07)记一次体育比赛作文_记一次体育比赛
- (2023-07-07)石家庄高铁片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 (2023-07-07)最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 (2023-07-07)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享受哪些服务?山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
- (2023-07-07)超卓航科: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发展态势较好,2023年订单预计将持续稳定增长
- (2023-07-07)香港6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3亿美元
- (2023-07-07)外交部:坚决反对以禁毒为由对别国进行抹黑攻击和实施单边制裁
- (2023-07-07)1至5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0.2%
- (2023-07-07)贝瑞基因:第三大股东宏瓴思齐拟减持不超6%公司股份
- (2023-07-07)镇平贾宋镇:将美食打造成乡村“靓名片”
- (2023-07-07)何以中国丨文物说节气:小暑
- (2023-07-07)2000+人体练习素材,练会这些,你的人体就牛皮了!?
- (2023-07-07)【镜音】蝉鸣(二)
- (2023-07-07)有声海报丨觅·赣南非遗之韵(14)手工艺术模具雕刻钢模技艺
- (2023-07-07)中国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通报胡继勇处理结果:双开
- (2023-07-07)监管发函后承认“存在夸大事实”,南方精工股价开盘连续三日跌停
- (2023-07-07)佩林卡:上季截止日前已进行过预操作 今夏首个电话是打给里夫斯
- (2023-07-07)再见伦纳德!76人、快船、猛龙酝酿三方交易,乔治、哈登留费城?
- (2023-07-07)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两名巴勒斯坦人
- (2023-07-07)Redmi Note115G特卖活动开启,1149元带回家
- (2023-07-07)九州通:万店加盟门店总数已超15000家
- (2023-07-07)滴滴滴!西安博物馆主题观光车发车啦!
- (2023-07-07)扬州西湖街道:蜀秀“时光阁”志愿服务培训成功举办
- (2023-07-07)2023南海影视城第二届国风少儿形象大使选拔赛报名启动!
- (2023-07-07)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适用个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范围
- (2023-07-07)【行业分析】2023-2028年全球及中国虚拟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2023-07-07)绿城管理上半年新拓项目代建费预估超51亿元
- (2023-07-07)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