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看:超40度高温成常态,热浪侵袭印度北部|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2023-06-24 04:03:32 来源:第一财经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日前表示,6月初的全球平均气温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打破了此前的气象纪录。
(相关资料图)
在印度北部,酷暑持续肆虐,高温主要覆盖了北方邦和比哈尔邦,这里恰好是印度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根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北方邦人口超2.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比哈尔邦的人口也超过了1亿。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述两地,已经有约170人死于酷暑。高温导致用电量持续攀升,超过了供电系统的供应能力,导致北方邦大片地区停电,没有风扇和空调,民众在高温下更加煎熬。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迎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印度雨季前,北方的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已是常态,之所以北方邦和比哈尔邦受灾情况比较严重,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两地经济上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医院拥挤如疫情时期
印度政府近期针对高温地区发布了红色高温警告。据印度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北部地区近日最高气温均值已经达到43.5摄氏度,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在印度,当气温高于正常水平4.5摄氏度或突破45摄氏度,政府才会发布高温警告。
在北方邦的巴利亚,近几天的气温都接近45摄氏度,叠加停电,大量高温不适者到医院求医问诊,巴利亚区医院是当地最大公立医院,目前已经人满为患。由于医生人手紧缺,很多送来需要急救的病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混乱的场面不禁让人回忆起几年前新冠疫情高峰时期的样子。
急救医生阿迪亚·辛格(Aditya Singh)表示:“我们所有的员工已经在这里连续干了三天了,已经完全超负荷运作”。根据最新的数据,在巴利亚区医院,这几天已经有68名病人的死亡可能和高温相关。大多数死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高温可能加剧了其病情。
在医院内,由于停电和缺乏空调,护理人员只能用书本为病人扇风,为他们擦汗,试图让他们保持凉爽。对此,巴利亚区医院院长迪瓦卡尔·辛格(Diwakar Singh)表示:“高温导致大量民众死亡。”但这一言论立即遭到了政府官员的反驳,北方邦巴利亚地区最高行政官员库马尔(Ravindra Kumar)表示:“巴利亚确实死了一些人,但很难说他们死于高温。其中一些人死于年老体弱,另外一些人死于其他原因。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热浪导致这些人死亡。”最终,迪瓦卡尔·辛格被革职处理。
黄迎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在热浪下印度北方缺电是普遍现象,比如他在哈里亚纳邦的家中常常要付两种电费,一种是国有电网的电费,另外一种是国有电网停电时,小区自己用发电机发电的电费,这一块价格很高,并非中低收入人群可以轻松负担的。
黄迎虹进一步分析道,印度由于实行联邦制,在高温下国家层面的整体干预不足,如果地方资源有限,就很难妥善地应对。同时,印度在高温下虽然有预警体系,但由于很多劳动力处于非正式就业的状态,属于日薪者,在高温下也需要外出工作,使得高温造成的伤害变得难以控制。
南亚灼热
印度的4月至6月为旱季,通常较为炎热,随后到来的季风,会让全国普降大雨,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过去十年间,印度旱季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一项调查认定,气候变化致使南亚地区今年4月以来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增加至少30倍。
高温对印度的经济也造成了重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受高温影响,印度水稻、果蔬等作物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印度缺乏足够的冷链等基础设施,过热的天气导致大量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德布纳特(Ramit Debnath)领导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温给印度的农业、经济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负担”,他们在今年4月发表的报告中表示,极端高温或导致印度“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到2050年,会最终降低4.8亿人的生活质量,造成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8%。
在与印度西北部接壤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在6月11日至14日的气温维持在39摄氏度左右。巴基斯坦气象局6日发布了一份气象报告,预测今年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雨季降雨将少于往年,气温将高于往年,部分地区由于气温升高会加速融雪,容易形成山洪。
而印度的另一邻国孟加拉国,也一样遭受着高温天气的影响,而且开始得更早。早在今年4月,无情的热浪就让孟加拉国被迫切断了数百万人的电力供应,其中,夜间电力供应短缺最为严重,港口和纺织业制造中心是遭受热浪引起的电力短缺的重灾区。如今两个月后,孟加拉国的热浪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了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预计强度可能会达到中等或以上。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目前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当前快看:超40度高温成常态,热浪侵袭印度北部|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 (2023-06-24)上海农商银行成立沪上首个总行级科技金融事业部
- (2023-06-24)阿联酋迪拜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 (2023-06-24)投资策略转变为进攻,软银孙正义称ChatGPT令人兴奋|环球快讯
- (2023-06-24)全球最资讯丨广南(集团)获授予5.5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
- (2023-06-24)川润股份获2家机构调研:公司储能产品已实现国内多个项目的首台套应用,如全球首个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换热设备、国内首台“兆瓦级轨道交通储能装置”等(附调研问答)_全球热头条
- (2023-06-24)LPR下调房贷利率将降至新低 贷100万月供减少近60元 世界百事通
- (2023-06-24)喜马拉雅成立珠峰智人公司# 经营范围含AI软件开发-当前速看
- (2023-06-24)世界动态:北京养老金2023调整方案公布吗?端午节北京老人养老金会发放吗?
- (2023-06-24)网友在“办不成事”窗口办成了事 基本信息讲解 环球焦点
- (2023-06-24)【旗舰】魅族21系列曝光 窄边框直屏旗舰 全系长焦安排上了?
- (2023-06-24)车辆年检时间最新规定是多少-天天新视野
- (2023-06-24)用电压力锅炖牛肉需要多长时间?-环球今日讯
- (2023-06-24)证监会:优化债券审核注册机制 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
- (2023-06-24)参观泰坦尼克号失联!工程师:失踪潜艇可能会发生坍塌
- (2023-06-24)全球实时:直板全键盘手机(直板全键盘手机)
- (2023-06-24)临泉县杨桥镇腰庄小学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经典诵读活动|全球微动态
- (2023-06-24)当前观点:hdr xr150e 去掉时间_hdr xr150e
- (2023-06-24)洛阳发布8起消费维权典型案例_世界快播
- (2023-06-24)全球速讯:2023高考情报局|北京林业大学:被誉为“全国绿色摇篮” 2023招生新增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
- (2023-06-24)重磅登陆!电影《您好,北京》央六黄金档6月25日将播
- (2023-06-24)天天新资讯:广州出台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鼓励中小学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
- (2023-06-24)赛龙舟、包粽子......各地如何过端午?热闹场面来啦
- (2023-06-24)【一统十联“一把手”谈营商⑳】擦亮航空港区营商环境新名片 焦点速讯
- (2023-06-24)宝妈很愤怒!老人逗孩子时用手电筒照孩子眼睛,被人发现立马收手 焦点速讯
- (2023-06-24)五年征程再出发,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今天召开!_天天百事通
- (2023-06-24)每日视点!作风建设要落地 “三个结合”服务再发力
- (2023-06-24)新元兑令吉创新高 一度逼近3.47
- (2023-06-24)为何对多家履约能力存疑的客户进行大额销售?青海春天回应-环球精选
- (2023-06-24)C视频丨2023年熊猫中心首只熊猫宝宝在神树坪基地出生-全球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