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讯:“瓦格纳”造反方式奇葩,造反过程全网直播,或演戏给乌克兰看
2023-06-24 14:42:48 来源:腾讯网
有着“普京厨子”之称的“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津突然在社交媒体上指责俄军导弹袭击“瓦格纳”营地,他要求俄国防部给个说法,不然就组织人手去莫斯科“闹事”。俄国防部否认了普里戈津的指控,并强调普里戈津的行动是叛乱,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普里戈津、俄国防部与克里姆林宫发表的几则声明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资料图】
23日普里戈津在社交媒体上指控“瓦格纳”营地遭到俄军导弹袭击,导致多人伤亡,要求俄国防部给个说法,不然就组织人手去莫斯科“闹事”。
主要矛盾还是在普里戈津与绍伊古之间
俄国防部否认了这一说法,称网络上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是一种“信息战挑衅行为”。
不久后,莫斯科多个重要部门和负责人站出来发声,俄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已经获知了事态发展,正在采取必要措施。
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已经将普里戈津的言论以“武装叛乱”的罪名立案调查。根据俄罗斯刑法,如果普里戈津的罪名被定性,他将面临12到20年监禁。
与此同时,俄联邦安全局、与普里戈津关系较为密切的俄军指挥官苏洛维金等将领呼吁“瓦格纳”战士不要听从普里戈津的煽动,应遵守俄罗斯总统的命令,返回营地和部署地区,等待和平解决问题。
目前有消息称,“瓦格纳”部队已经进入俄南部边境州罗斯托夫,俄军武装直升机在罗斯托夫上空盘旋,州长戈卢别夫呼吁居民留在家中。
疑似瓦格纳装甲车进入罗斯托夫
那么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综合俄罗斯各方信源来看,目前依然有很多消息笼罩在迷雾中:一方面,普里戈津与俄国防部的矛盾由来已久,表面上这次普里戈津是为“瓦格纳”营地遭到俄军导弹袭击讨个说法,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与普京不久前要求“瓦格纳”并入俄国防部指挥体系的命令有关。
“瓦格纳”有尾大不掉之势
分析这场“瓦格纳叛乱”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俄军的指挥体系。
派系泾渭分明、听调不听宣如今也算是俄军的一大“特色”,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衰落,对地方军队的掌控大不如前,由此也形成几个 “军阀”色彩比较浓厚的武装,比如卡德罗夫的车臣部队、平定车臣战争有功的达吉斯坦 “野人师”以及如今的“瓦格纳”等等。
普京表彰达吉斯坦警察
直到2017年后普京开始清理这些尾大不掉的“军阀”,当时达吉斯坦多位高层被俄安全部门逮捕,之后就剩下像车臣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瓦格纳”崛起可以完全出乎普京等俄罗斯高层的意料之外。
本来“瓦格纳”就是俄罗斯在非洲活动的“黑手套”,战事吃紧后,莫斯科才紧急下令将“瓦格纳”调回国支援乌克兰战场。然而,经过近一年多的鏖战后,现在“瓦格纳”也具备了 “俄罗斯特色军阀”的几个明确特征:只听从普京一人命令、有独立的经费来源、脱离于俄军军事体系之外。
另一辆瓦格纳装甲车
如今普京年事已高,为了俄罗斯以后的稳定,像“瓦格纳”、车臣这样带有“军阀”色彩的部队必然会遭到打压。6月10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签发命令,要求“瓦格纳”与俄国防部签署合同,这被认为是俄国防部收编“瓦格纳”的一次尝试。
但这条得到普京支持的命令不仅遭到普里戈津的拒绝,普里戈津还起草了一份“瓦格纳”版本的草案,并声称如果俄国防部不愿签署这份协议,协议将于6月25日生效。在这之后就发生了俄国防部指责普里戈津煽动“叛乱”等一系列事件。
史上首次直播“造反”
如果从“瓦格纳”尾大不掉、俄国防部与“瓦格纳”矛盾的角度来看,这确实一场“叛乱”,但另一方面,这场“叛乱”又充满了不少蹊跷之处。
首先,普里戈津打出的旗号仍是“清君侧”,要求莫斯科换掉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没有直指普京。
俄军:吃瓜看戏
其次,目前社交媒体上一些视频显示,“瓦格纳”确实进入罗斯托夫市,并包围了市政大楼和俄军南部军区总部,但赶来支援的俄军并未与“瓦格纳”爆发冲突,反而在一旁看戏。对此,有俄方开源情报组织戏称,“瓦格纳”这场“叛乱”更像是一出闹剧,从普里戈津要求讨说法开始,俄官方与“瓦格纳”的互动完全停留在网络上,而且还是以全程直播的形式展现出来。
最后,“瓦格纳”其他指挥官或将领的反应也耐人寻味。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瓦格纳”就吸纳了不少对俄国防部不满的俄军“失意”将领,但目前为止,只有普里戈津一人站出来要求俄国防部给个说法,像米津采夫、卡德罗夫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仍未表态。
这些将领的沉默让“瓦格纳”这场“叛乱”充满了不少疑云。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双方互相指责时,俄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乌军第35、36旅对巴赫穆特发起试探性进攻,但被俄军击退。
所以,现在还很难说“瓦格纳”究竟是 “叛乱”,还是“演戏”给乌克兰看。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天天时讯:“瓦格纳”造反方式奇葩,造反过程全网直播,或演戏给乌克兰看
- (2023-06-24)今日最新!哪个小额贷款能下款,申请这几个快速口子?
- (2023-06-24)朱彦硕:美媒吹文班吹得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他和桑普森非常相似-天天播报
- (2023-06-24)东海宝石鉴定机构谈谈为什么喜欢戴大牌珠宝-最资讯
- (2023-06-24)《原神》3.4版本任务 预兆如窃贼到来完成攻略
- (2023-06-24)天天速读:突发5.0级地震,多地有震感!
- (2023-06-24)《霍格沃茨之遗》咒语分类介绍 法术种类有哪些?
- (2023-06-24)每日观点:哈尔滨到嫩江时刻表查询_哈尔滨到嫩江单程是多少
- (2023-06-24)每日视讯:仙桃城发投便民共享自助洗车广场营业
- (2023-06-24)阿联酋实现零排放目标 比亚迪发布元PLUS车型
- (2023-06-24)最老房龄近70年,倾斜成“比萨斜屋”!上海首个老旧公房公益性征收项目启动签约
- (2023-06-24)环球观速讯丨宁夏:枸杞新品引领消费升级
- (2023-06-24)盛放·海门长江口音乐节点燃夏日激情
- (2023-06-24)全球速递!特写丨“功夫体育课”来了!成都非遗赵门武术亮相重庆
- (2023-06-24)时讯:最近tnt为什么延误(tnt为什么停服)
- (2023-06-24)全球视点!贵州省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确定
- (2023-06-24)北京迎今年第11个高温日!今年高温日数提前“超额” 世界观察
- (2023-06-24)客机疑似深夜爆胎 11人逃生途中受伤!国泰航空女乘客还原惊恐一幕
- (2023-06-24)DC编剧透露:小丑女即将回归,项目仍处在保密中
- (2023-06-24)今日热议:天津融资租赁继续领跑 绿色租赁资产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 (2023-06-24)研究称安卓比iOS更易用,iPhone用户遇问题次数高出前者近六成 环球速递
- (2023-06-24)什么食物含钙量最高好吸收_环球播资讯
- (2023-06-24)环球热议:一季度中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较快增长
- (2023-06-24)“临沂=成都双流=拉萨”航线首航成功|世界信息
- (2023-06-24)496笔大宗交易成交90.56亿元,机构席位扫货8股(附名单) 世界快消息
- (2023-06-24)焦点速读:我科学家揭秘河蚌铰链为何耐疲劳
- (2023-06-24)2023端午档票房破7亿!《消失的她》继续领跑榜单!
- (2023-06-24)环球热议:国网益阳变电检修公司全力保障端午期间供电无忧
- (2023-06-24)半岛聚焦丨北方热,南方雨!今年要去南方避暑?2023或成有史以来最热一年?权威解读
- (2023-06-24)注意!一分段详情来了 当前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