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资讯!东亚制造中心兴衰史,揭开美国衰落遮羞布,中国为何成赢家?
2023-06-08 21:17:30 来源:金梅煮酒珠江评论
美国真的开始衰落了吗?怎么来证明呢?
【资料图】
许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持怀疑态度,是因为美国仍然很强大,美元、美军和科技看起来优势依然很明显。
我们今天来换个角度,从东亚制造中心兴衰史,带你看清楚真实的美国。
1、东亚制造中心兴衰都是必然的
为什么要看东亚制造中心的兴衰历史呢?因为它可以非常直接地反映美国从优势走向霸权,再从霸权走向衰落的过程。
东亚是美国控制力比较强的势力范围,是第一岛链的核心圈子,美国最强大的太平洋舰队驻地。相反来看,当美国走向衰落时,就会清晰地在这个地区显现出来。
如果从二战后算起,这个时间跨度大约80年。
我们先说结论,东亚制造中心兴起和衰落,都有其必然性。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带来了财富和价值增值,催生了这个过程,但最终中国却成了最终的大赢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为什么成了天选之子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过去的脉络和未来趋势。
东亚制造中心的兴衰,经历了三次浪潮。
2、东亚制造中心,80年3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这一轮受益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有两件事情成了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第一件事情是三次战争,1940年代的二战、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
战争打的是金钱,是后勤,更是工业能力。那个年代后勤运输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战争所需的后勤和武器生产自然是离战场越近越好。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和韩国军工后勤产业迅速膨胀起来,后来大名鼎鼎的日本三菱、松下、日立、富士和日产,以及韩国三星和现代,都是清一色的军工企业。
第二件事情是美国向全球转移制造业。
这件事情更复杂一些,我们今天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清楚。
3、美国经济危机之困
美国向全球转移制造业是主动的战略,也是被动的过程。
1930年代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意识到,资本家过度贪婪对经济是一种伤害,所以必须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适当增加工人的收入和福利。
所以,后来才有了凯恩思主义,主张增加社会总需求来刺激经济,用财政赤字政策,积极的投资来增加就业机会。
但是到1970年代,严重的危机又出现了。因为投资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多余的钱总是更多进了资本家的口袋,而不是给工人增加收入,所以总需求很快见了顶。
另一方面,美国误打误撞地用战争打掉了产能过剩。但是1970年代,越南战争也结束了,战争催生了强大的产能,加上和平时期到来产能加速扩张,很快就出现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美国人想到了两个很天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4、全球化和美元资本驱动东亚制造业繁荣
第一个方法是全球化,用全球市场来消化产能。
但是,那时候全球化还没有兴起,所以最初进展是很慢的。后来美国人发现,最快的方式是把生产线直接拆到市场一线去,成本也更低。
所以,美国去工业化进程,不知不觉地被加快了。
第二个方法是大量印刷美元。不是总需求不足吗?多印钱把需求创造出来不就行了?美元的另一个功能,是用来向东亚和欧洲投资,帮助他们把生产线更快建起来。
这两个方法当然都成功了,也直接推动了美元资本国际化和东亚制造业繁荣。
第二波浪潮就是中国崛起,但为什么是中国呢?
5、中国为什么是天选之子?
中国的先天条件,决了它才是天选之子。
中国广袤的地域,便宜而数量庞大的人口,低廉的综合成本,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发展条件。
其次中国本身就是个大市场,这里建造的每一座工厂,都直接靠近庞大的消费人群。
另外,中国是强势政府,是统一的大市场,这一点最近几年被许多人用来与印度相比较。
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国策,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大批外资,全力发展制造业。
全球资本和制造巨头们发现中国才是最好的热土,大批制造业向中国涌来。
第三波浪潮是最近10年的事情,却真正体现了美国走向衰落的本质。
6、美国衰落的标志,东风压倒西风
第三波浪潮是东南亚,主要是东盟10国,特别是越南,这实际上是中国制造的外溢效应。
这里面大部分是我们主动转移的产业链和加工产业,也有少量自然转移的,还有一部分是美国脱钩断链结果。
为什么说这个过程体现了美国衰落的趋势呢?
全球生产国通常都是顺差。但是最近几年,日本和韩国从贸易顺差国变成逆差国,这是制造业衰落的标志。
更糟糕的是,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都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亏损(例如日本和韩国的芯片产业),再加上美国推行制造业回流政策,更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美国已经不能为盟友们带来价值增值,不能带动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开始起到负面作用,甚至开始内斗抢夺利益的时候,这就是美国衰落最明显的证据和趋势。
东风压倒西风,此消彼长,中国开始带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时代来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08)环球微资讯!东亚制造中心兴衰史,揭开美国衰落遮羞布,中国为何成赢家?
- (2023-06-08)当前热门:全新采青车色、1.5TD动力,星瑞扶摇版预售价11.28万元
- (2023-06-08)青岛节能挑战赛落幕!一汽奔腾NAT实测满电续航超400km
- (2023-06-08)新动态:两本一套11万天价书籍!竟是日本拆解比亚迪海豹后所作
- (2023-06-08)艾尔登法环王城下水道地底大道旁走法攻略
- (2023-06-08)最新欧盟、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服装市场及品牌动态
- (2023-06-08)当前快看:科学岛团队在法拉第旋转光谱NOx双组分同步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 (2023-06-08)【环球聚看点】朝阳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3-06-08)怎么画圣诞树图片简单步骤(怎么画圣诞树图片)_新要闻
- (2023-06-08)如何快速练手臂肌肉(如何练手臂肌肉)
- (2023-06-08)位置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四相科技亮相2023北京安博会 头条
- (2023-06-08)观点: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年内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 (2023-06-08)又美又飒!中国姑娘亚青赛百米接力夺金
- (2023-06-08)石英砂铸造_铸造用石英砂
- (2023-06-08)儋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国爱眼日”活动_天天快讯
- (2023-06-08)环球视讯!临高:企业遇困境政府派单服务 解决企业问题才能撤单
- (2023-06-08)坚守“全球车标准”,第4代帝豪2023冠军款上市
- (2023-06-08)焦点快报!复读学校考场前做广告,家长怒撕横幅:最讨厌这种复读的
- (2023-06-08)烟雾笼罩纽约,自由女神像被“吞没”|全球观热点
- (2023-06-08)全球要闻:百诚医药:公司经营情况正常,订单情况良好
- (2023-06-08)“AI诈骗潮”真的要来了? 世界短讯
- (2023-06-08)中银证券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74%股份_最资讯
- (2023-06-08)棒杰股份: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 (2023-06-08)湘佳股份: 2023年5月份活禽销售情况简报 全球头条
- (2023-06-08)今日观点!长安汽车“降本”,供应商“遭殃”?
- (2023-06-08)从万人空巷到折价“破发”,公募REITs经历了什么?-世界聚看点
- (2023-06-08)618菜鸟国际快递保障再加码,出口优选仓扩容超10万平米
- (2023-06-08)贵州省2023年高考结束|天天最资讯
- (2023-06-08)动态:必抢价!RTX4080直降1400元
- (2023-06-08)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天天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