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度高温成常态,热浪侵袭印度北部
2023-06-23 11:57:27 来源:凤凰网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日前表示,6月初的全球平均气温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打破了此前的气象纪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印度北部,酷暑持续肆虐,高温主要覆盖了北方邦和比哈尔邦,这里恰好是印度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根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北方邦人口超2.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比哈尔邦的人口也超过了1亿。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述两地,已经有约170人死于酷暑。高温导致用电量持续攀升,超过了供电系统的供应能力,导致北方邦大片地区停电,没有风扇和空调,民众在高温下更加煎熬。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迎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印度雨季前,北方的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已是常态,之所以北方邦和比哈尔邦受灾情况比较严重,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两地经济上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医院拥挤如疫情时期
印度政府近期针对高温地区发布了红色高温警告。据印度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北部地区近日最高气温均值已经达到43.5摄氏度,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在印度,当气温高于正常水平4.5摄氏度或突破45摄氏度,政府才会发布高温警告。
在北方邦的巴利亚,近几天的气温都接近45摄氏度,叠加停电,大量高温不适者到医院求医问诊,巴利亚区医院是当地最大公立医院,目前已经人满为患。由于医生人手紧缺,很多送来需要急救的病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混乱的场面不禁让人回忆起几年前新冠疫情高峰时期的样子。
急救医生阿迪亚·辛格(Aditya Singh)表示:“我们所有的员工已经在这里连续干了三天了,已经完全超负荷运作”。根据最新的数据,在巴利亚区医院,这几天已经有68名病人的死亡可能和高温相关。大多数死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高温可能加剧了其病情。
在医院内,由于停电和缺乏空调,护理人员只能用书本为病人扇风,为他们擦汗,试图让他们保持凉爽。对此,巴利亚区医院院长迪瓦卡尔·辛格(Diwakar Singh)表示:“高温导致大量民众死亡。”但这一言论立即遭到了政府官员的反驳,北方邦巴利亚地区最高行政官员库马尔(Ravindra Kumar)表示:“巴利亚确实死了一些人,但很难说他们死于高温。其中一些人死于年老体弱,另外一些人死于其他原因。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热浪导致这些人死亡。”最终,迪瓦卡尔·辛格被革职处理。
黄迎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在热浪下印度北方缺电是普遍现象,比如他在哈里亚纳邦的家中常常要付两种电费,一种是国有电网的电费,另外一种是国有电网停电时,小区自己用发电机发电的电费,这一块价格很高,并非中低收入人群可以轻松负担的。
黄迎虹进一步分析道,印度由于实行联邦制,在高温下国家层面的整体干预不足,如果地方资源有限,就很难妥善地应对。同时,印度在高温下虽然有预警体系,但由于很多劳动力处于非正式就业的状态,属于日薪者,在高温下也需要外出工作,使得高温造成的伤害变得难以控制。
南亚灼热
印度的4月至6月为旱季,通常较为炎热,随后到来的季风,会让全国普降大雨,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过去十年间,印度旱季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一项调查认定,气候变化致使南亚地区今年4月以来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增加至少30倍。
高温对印度的经济也造成了重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受高温影响,印度水稻、果蔬等作物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印度缺乏足够的冷链等基础设施,过热的天气导致大量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德布纳特(Ramit Debnath)领导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温给印度的农业、经济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负担”,他们在今年4月发表的报告中表示,极端高温或导致印度“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到2050年,会最终降低4.8亿人的生活质量,造成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8%。
在与印度西北部接壤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在6月11日至14日的气温维持在39摄氏度左右。巴基斯坦气象局6日发布了一份气象报告,预测今年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雨季降雨将少于往年,气温将高于往年,部分地区由于气温升高会加速融雪,容易形成山洪。
而印度的另一邻国孟加拉国,也一样遭受着高温天气的影响,而且开始得更早。早在今年4月,无情的热浪就让孟加拉国被迫切断了数百万人的电力供应,其中,夜间电力供应短缺最为严重,港口和纺织业制造中心是遭受热浪引起的电力短缺的重灾区。如今两个月后,孟加拉国的热浪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了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预计强度可能会达到中等或以上。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目前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3)超40度高温成常态,热浪侵袭印度北部
- (2023-06-23)定海城区多条道路集中启动施工
- (2023-06-23)房子也能变身虚拟电厂?能源基金会邹骥:中国已有多处试点|全球报资讯
- (2023-06-23)湖南汨罗举行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水祭”大典 世界最新
- (2023-06-23)每日速读!三亚22日10时起发放一批旅游消费券
- (2023-06-23)【时快讯】向佐工作获郭碧婷探班,2岁女儿帮爸爸卸妆,叼着奶嘴萌态十足
- (2023-06-23)唐朝以胖为美,那杨玉环有多胖呢?也许是我们误会了他们口中的胖
- (2023-06-23)传说中的“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就在北京?-世界今亮点
- (2023-06-23)端午假期“龙舟水”相伴 强降雨致江西9.8万人受灾
- (2023-06-23)高温橙色预警持续!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温可达40℃
- (2023-06-23)万达普惠逾期三个月还不起会怎么样
- (2023-06-23)纽约7月期油收报69.51美元 跌幅4.2%
- (2023-06-23)热点!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6月23日
- (2023-06-23)新房成交近5年新低 二手房挂牌近12万套 这座万亿GDP大城楼市怎么了?
- (2023-06-23)环球热讯:突发!暴力加息650个基点!
- (2023-06-23)35岁女演员定居美国,呼吁国人都来看一看,在当地组建高端华人圈-每日快报
- (2023-06-23)天天观点:伊能静晒儿子女儿的合照,一家人真的很幸福呀……
- (2023-06-23)天天新动态:新股消息 | Keep Inc.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继续占领中国最大线上健身平台领先位置
- (2023-06-23)我国最大海上油田累计产油突破5亿吨 每日视讯
- (2023-06-23)支持Vlog隔空换镜!荣耀60pro低至1959元-全球动态
- (2023-06-23)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博州基地落户博州人民医院
- (2023-06-23)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夏粮收购全面展开 天天快资讯
- (2023-06-23)克拉玛依消防救援支队建成全疆首个消防救援队伍安全文化馆
- (2023-06-23)高温来袭,电力迎战“尖峰时刻”_全球观焦点
- (2023-06-23)焦点热议:制作精美的DIY万圣节弗兰肯斯坦新娘服装,为孕妇闺蜜送上惊喜之选!
- (2023-06-23)红楼梦里的丫鬟,为什么宁愿留在贾府为奴,都不愿出去?
- (2023-06-23)世界速看:送异地女友生日礼物,自制达芙妮服装是不错的选择!
- (2023-06-23)韩媒:韩国环境部已批准“萨德”基地环评报告,基建工作将全面启动|世界关注
- (2023-06-23)《红楼梦》中的大观圆,是以贾府为核心的“女儿国”|热推荐
- (2023-06-23)靖江市公安局:“江苏省首家”,县级市外籍人才服务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