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降息潮下的“镜像”-观速讯
2023-06-27 22:26:3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储户银行双“彷徨” 资产配置格局生变
随着新一轮降息落地,银行存款利率已逐渐步入“2时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以来,六家国有大行完成了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为5到15个基点不等;多地中小银行则紧随其后,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在当前的存款“降息潮”中,不少储户和银行陷入彷徨。一边是储户纷纷寻求资金增值的最优解:有人“跋山涉水”跨城存款,有人取出存款投向理财市场;另一边是银行面临揽储业务需求和降成本“两难”,想方设法留住客户。
资产配置多元化,成为储户和银行的应对之策。多位银行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储户需要合理调整收益预期,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配置多元化的产品;银行要向有更高附加值的财富管理等方向转型,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共同促进财富保值和增值。
储户的彷徨:寻求资金增值最优解
新一轮“降息潮”下,储户还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吗?储户手中的“闲钱”又将投向何处?这是摆在不少储户面前的新难题。
工作刚满一年的王安(化名)手头有了些钱,本打算近期存银行定期,却被突如其来的降息打了个“措手不及”,“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钱还要存银行吗?”
有储户发现不同地区的银行存款利率存在差异。为寻求更高收益的存款利率,“跨城存款”热潮渐起,部分储户开启“特种兵”模式,“我专门做了攻略,坐高铁去杭州存款,存了30万,利率3.3%。”林衿(化名)称,“在当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现在能找到3%以上的存款利率非常难得”。
还有储户选择将到期存款取出,投向理财市场。“钱存银行得到的利息越来越少了。”家住上海的程先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前段时间他关注到某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降低15个基点的公告。“如果30万元存5年,利率就少了2250元。”程先生算了一笔账,觉得钱存银行“越来越不划算”,不如买理财产品。
资金的流动,折射出储户对“资金增值”的焦虑感。数据显示,我国存款增速持续放缓。今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
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存款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主要因为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意愿因此可能继续下降,这将带动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回落,导致更多资金流向理财市场。
在利率下行的市场预期下,居民寻求资产配置最优解的需求日趋升温。“存款利率降低后,我还是会把部分钱存银行‘吃利息’,但也在考虑要不要买些理财产品、国债等。”一位受访储户坦言,当前的银行利率对他的吸引力有所减弱,未来可能选择将存款“搬家”至消费或投资。
银行的彷徨:如何才能留住客户
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如何留住客户”成为各大银行面临的新考题。
“又到了年中冲存款的时候了,我还有700万元缺口,完不成好崩溃呀!”华东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虽然当前处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银行还是下发了不少任务,如何吸引和留住客户让他颇为“头疼”。
储蓄型保险产品成为银行留住客户的主推产品。“今年不断降息,锁定复利3.5%的保险产品要不要了解一下?”“3.5%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想买赶紧买!”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人正卖力推销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
“听客户经理介绍,6月底之后3.5%的产品就会下架,我想趁这段时间赶个‘末班车’。”来自浙江的尹女士最近在考虑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她说,“感觉未来利率下行是个趋势,想着提前锁定长期收益。”
招商银行上海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也表示,近期咨询和购买保险的客户不少,大部分看中了储蓄型保险能够锁定长期收益的优势。数据也可以印证保险销售的火热——今年前4个月,保险行业保费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寿险同比上升11.8%。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3.5%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下半年可能会下调至3%,如果有闲置资金打算用于中长期配置,可以考虑。”一位保险销售人士建议,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客户要保持理性,要全面了解清楚产品,不要因担忧3.5%利率产品即将停售而着急入手。
低利率常态化:如何打理好“钱袋子”?
在银行低利率常态化的形势下,储户应当如何打理好自己的“钱袋子”?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应对之策。
个人资产配置多元化是大趋势。“我们给客户的资产配置建议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中,40%—60%可以投资保本保息产品,例如定期存款、国债、储蓄险等,剩下40%左右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配置。”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居民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能力、投资经验、可投资资产等多方面因素,围绕自己的投资目标,进行综合性资产配置。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调整心态和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一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董希淼分析称,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追求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以及风险等级相对高一些的理财产品,也可以适当投资股票及贵金属产品。
新形势也催生着新机遇,银行要做好客户资产配置“顾问团”。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要向有更高附加值的财富管理、线上场景等方向转型,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平衡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重视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经营可持续性,不断优化资产结构。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7)存款降息潮下的“镜像”-观速讯
- (2023-06-27)顺义“两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7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 (2023-06-27)北京今天下午最高气温达39℃,山区有雷阵雨
- (2023-06-27)C919商业首航“满月” 这本书揭示中国大飞机的崛起之路
- (2023-06-27)海边游玩后,6岁男童感染罕见病!
- (2023-06-27)世界今日报丨洛拉塔罗水瓶未来3个月运势:第三方打破平衡,触动不到灵魂
- (2023-06-27)每日资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2023-06-27)播报:盘中行情|港股反弹!恒科指涨超2%;内房、物管股大涨 合景泰富涨超10%
- (2023-06-27)华孚时尚:公司暂无硝化棉和医用棉的生产与销售|天天热点评
- (2023-06-27)山科智能:暂不涉及燃气安全方面的业务
- (2023-06-27)天天速看:中移动:5G新通话战略产品将在今年实现全网规模商用
- (2023-06-27)日本一相亲机构引入AI红娘-世界微动态
- (2023-06-27)济南历下区签约省实验中学 合作共办德润中学
- (2023-06-27)港股异动 | 中铝国际(02068)涨超4%领涨基建股 机构指全年基建投资有望进入持续加速通道
- (2023-06-27)云知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世界微头条
- (2023-06-27)7月1日起上海将调整失业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环球即时看
- (2023-06-27)环球聚焦:抢时间强预警,反诈民警保护群众“钱袋子”
- (2023-06-27)期货公司观点汇总一张图:6月27日黑色系(螺纹钢、焦煤、焦炭、铁矿石、动力煤等)|全球最资讯
- (2023-06-27)世界快看:家电复苏的趋势,藏在哪?
- (2023-06-27)富滇银行又一女行长被查!半年内已有5人“落马”
- (2023-06-27)高级机器人的全新编码器亮相2023中国国际电梯展展会:海德汉KCI 120 Dplus感应式双编码器 环球关注
- (2023-06-27)加拿大多伦多市选出首位华裔女市长 世界新要闻
- (2023-06-27)杭州银行“闪电”调整定增方案: 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125亿元调减至不超过80亿元_世界今亮点
- (2023-06-27)金科服务(09666.HK):黄翼忠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 (2023-06-27)热消息:兰陵县持续提升审批服务,当好营商环境“服务员”
- (2023-06-27)浙江太湖新城实业投资7.2亿元私募债获上交所受理 每日热文
- (2023-06-27)朔方平|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 (2023-06-27)俄称瓦格纳准备向俄军移交重武装,撤销针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
- (2023-06-27)天天热点评!“最美许仙”叶童:在60岁这年,她终于打了一场翻身仗! 环球即时看
- (2023-06-27)优雅宁静的画面背后隐藏的血腥传说——阿波罗也有如此残忍的一面
顺义“两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7个改革创新
北京今天下午最高气温达39℃,山区有雷阵雨
C919商业首航“满月” 这本书揭示中国大飞机的崛起
海边游玩后,6岁男童感染罕见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