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锰矿”如何华丽转身——湘潭市雨湖高新区矿区治理、产业转型发展调研
2023-08-14 13:39:36 来源:湖南日报
绿意盎然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 方阳 摄
(资料图)
【调研主题】
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锰矿片区的雨湖高新区,在2022年“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中,排名从45名跃升到24名,位列长株潭地区省级园区第二。这座崛起于湘潭锰矿的产业园,不仅将满目疮痍的矿区治理成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矿山公园,还紧盯“风口”产业,一跃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新贵”。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入园,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商业配套等基础配套设施薄弱问题凸显出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成为摆在雨湖高新区眼前的一道“必答题”。
【调研内容】
列入“国字号”工程,湘潭锰矿迎来生态之变
8月11日19时许,晚风带来丝丝凉意,雨湖区鹤岭镇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涌向不远处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
“环境变好了,看着绿水青山,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的日子更舒心了。”湘潭锰矿退休职工梁晓芸说,多年前,公园曾是湘潭锰矿矿渣填埋场,晴天黑灰遮天,雨天黑水横流,来来往往拉运矿土的货车,把路压得坑坑洼洼,周围全是光秃秃的山丘。
湘潭锰矿素有“中国锰都”之称,鼎盛时,上万名职工及家属聚居雨湖区鹤岭镇,“靠矿吃矿”成了当地发展经济最简单、最粗放、最直接的生产生活方式。
自1913年勘探开采,到2001年停产,88年不断地向地层深处掘取,湘潭锰矿既建功于国民经济,也泄污近50平方公里土地,外加非法盗采“老鼠洞”连绵近10公里,祸及锰矿周边响塘、鹤岭等乡镇,房倒屋塌,田地开坼,地质灾害频发。
停产10多年后,湘潭锰矿迎来“重生”契机。2012年,湘潭锰矿被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由雨湖高新区牵头进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湘潭锰矿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范围13.4平方公里,治理面积10.89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分3期实施。”雨湖高新区示范工程项目组蔡博琳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园区始终做到三个“结合”:与淘汰落后产能有机结合,搬迁区域内28家“三高”和锰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业;与解决历史问题有机结合,妥善解决原锰矿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土地权属、山林权证等历史遗留问题;与打非治违有机结合,打击、取缔非法企业21家,维护良好的项目施工建设和发展环境。
经过多年改造,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建起1060亩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处置900万吨废渣,实施复垦农田约5000亩……昔日黑黢黢的矿区,披上绿装,“中国锰都”换新颜,湘潭老工业基地翻新篇。
瞄准新能源产业,老工业基地驶向“新赛道”
生态环境改善,让湘潭锰矿换上“绿装”,但矿山停产10余年,也让当地产业经济一蹶不振。
老工业基地出路在哪?
“湘潭锰矿的调整和改造,不是简单地‘填平’‘补齐’,也不是调整几个产品、上马几个项目、救活几户企业,而是整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走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雨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道伟说。
2010年代,新能源汽车市场悄然兴起。雨湖高新区敏锐察觉到即将到来的“风口”,瞄准新能源材料“赛道”全速挺进。
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发展思路,雨湖高新区靶向发力,精准招商,聚焦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等领域招商引资,打通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回收上下游配套全产业链。
在园区的精心呵护下,园区新能源企业发展风生水起。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二氧化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为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龙头企业;2023年首家A股上市湘企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榜首;湖南厚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全国乃至世界独创的三元材料生产技术;湖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的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有望2年内迈入“百亿企业”方阵。
今年上半年,雨湖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同比增长30.45%;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42%。
强化“硬环境”支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亟须发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园区,湘潭锰矿遗留下的基础配套设施,已跟不上园区发展步伐。
“上班通勤基本绕行高速。”湖南中为科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骥家住岳塘区,每天走长潭西高速上下班。他说,园区通往外部的道路仅有2条,一条白云路连接长潭西和岳临高速,一条潭锰路直通城区。由于潭锰路属于双向单车道,沿线的摩托车、三轮车、货运车、私家车混行,早晚高峰时常堵车。“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只能舍近求远。”
“前两年从长沙、湘潭招来20多名大学生,2个月后只留下了几个。”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奉明告诉记者,由于园区周边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薄弱,住房以“老破小”居多,公司招进来的人才留不住。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园区营商环境的“脸面”。
“面对企业诉求,园区正在积极寻求对策。”雨湖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宋燚驰说,园区正积极推进伏林大道建设前期工作。该条道路南连湘潭北二环路,北接长沙黄桥大道,贯穿雨湖高新区全境,拟按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道标准建设,将为企业物流、职工通勤提供便利。
“人才公寓项目正在马不停蹄建设中。”项目负责人张芳萍介绍,2021年,园区首次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开发运营雨湖高新区人才公寓,将分批次对区域范围内7栋闲置楼房进行提质改造,建成租赁住房近500余套,填补区域人才公寓空白。
雨湖高新区主要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杨奎表示,园区将立足企业需求,因地制宜,全面加快基础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调研感言】
矿山转型发展要“两条腿”走路
蒋睿
上个世纪,湘潭锰矿曾是湘潭市一张响当当的工业名片。随着锰矿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疾病缠身”,产业经济停摆,一度辉煌的“百年锰矿”步履艰难。
出路在哪里?矿区转型是唯一的选择。然而,要实现矿区转型谈何容易,补齐生态欠债、寻找替代产业、安置职工等,每一个问题都堪称棘手。作为矿山治理的牵头单位,雨湖高新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采访中,记者发现,可圈可点的莫过于矿区生态修复与转型发展同步推进。“眼睛向上”争取国家级项目试点,修复矿采造成的生态痼疾;“眼睛向前”盯紧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材料生产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两条腿”走路,充分体现当地党委、政府对历史、现实的责任担当和前瞻性眼光。
湘潭锰矿片区转型发展已取得喜人成效。但如何加快基础配套建设,推动园区“人才聚产业兴”,是雨湖高新区亟待作答的课题。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14)“百年锰矿”如何华丽转身——湘潭市雨湖高新区矿区治理、产业转型发展调研
- (2023-08-14)Wolverine Worldwide 首席执行官离职
- (2023-08-14)韩二季度政府消费支出减幅创26年来之最
- (2023-08-14)【政企对接】“投资怀柔 共创未来” 北京异地商会及企业怀柔行活动圆满举行
- (2023-08-14)玛尼沙:爱、身份与社会和谐
- (2023-08-14)中国女足惨遭淘汰,8强梦碎!
- (2023-08-14)《欧洲卡车模拟器2》Steam国区降价,基础版改为88元
- (2023-08-14)冲上热搜!看到这些孩子的名字,网友不淡定了
- (2023-08-14)外卖小哥中暑 “火焰蓝”出手相助
- (2023-08-14)兰州高新区举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培训会
- (2023-08-14)Verge3D首套插件-CSS3D功能演示
- (2023-08-14)央行公开市场开展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3-08-14)小米MIX Fold3创新影像
- (2023-08-14)若昂两球奥斯卡点射 海港3-4负10人浙江赛季第2败
- (2023-08-14)2023广西柳州市鹿寨县第一次自主招聘中小学教师拟聘用人选公示(第二批)
- (2023-08-14)灵岩医疗2023年上半年净利-15.08万 亏损增长57.97%
- (2023-08-14)昔日尾矿库 今成绿茵场(美丽中国)
- (2023-08-14)8月14日茅指数板块跌幅达2%
- (2023-08-14)塞尔维亚女排0比5惨败!博斯科维奇22分难救主,主攻太弱拖后腿
- (2023-08-14)2023年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6日举办
- (2023-08-14)下班后“微信办公”算加班 司法为劳动者撑腰
- (2023-08-14)不止是电影 饮料也分级了:最后一级不得做广告!
- (2023-08-14)天山电子:8月11日融资买入1527.0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370.47万元
- (2023-08-14)新股周报:创业板首日涨幅环比提升较多 乖宝宠物待上市
- (2023-08-14)“国球进社区 国手武威行”活动举行
- (2023-08-14)内蒙古:草原迎来那达慕大会
- (2023-08-14)提升办赛成色的契机(体坛观澜)
- (2023-08-14)被刀枪驱使!真实电诈比《孤注一掷》更可怕
- (2023-08-14)当出现胃灼热时,要远离这5种伤胃食物,避免加重胃损伤
- (2023-08-14)韶音 OpenFit 开放式蓝牙耳机推出七夕礼盒,1298 元送袜子、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