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创新产品、打造平台——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观察
2023-08-15 15:25: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优化环境、创新产品、打造平台——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观察
新华社记者
【资料图】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近日走访各地发现,城市中的场馆建筑更加生态环保,人们衣食住行等场景中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节约低碳,碳账户平台引导形成全社会减排良好氛围……随着节能降碳实践持续开展,人们绿色生活底色更足。
更生态环保: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顶着高温,记者近日走进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生活服务中心,这里与户外连通,并无空调,却感到阵阵清凉。原来,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技艺“冷巷”——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工匠们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能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从而为建筑降温。
7月15日在成都大运村内拍摄的“冷巷”建筑。新华社记者王曦 摄
“‘冷巷’的物理原理是气流在穿过一个由宽变窄的区域时,流速加快形成负压,从而带来更多室外气流,带走更多室内热空气和湿气。”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卢义修说,这处“冷巷”建筑总面积1400平方米,不开空调情况下每年节电约70000千瓦时。
此外,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应用发电玻璃……承担成都大运会赛事和配套服务的场馆彰显着绿色环保理念。
这是我国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烟囱口不“冒烟”,建筑群像花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依山就势,打造花园式智慧化工厂,厂区建筑与周边山色和谐共生;不久前举行钢结构首吊仪式的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以“河流”为设计主线,在现有和修复后的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连接,打造“全域全景式博物馆”,建成后将提供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集中展示的平台……
深圳市自然博物馆效果图。(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更节约低碳: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绿色生活
节约低碳之风正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一些民宿采取分餐制和预订制,助力光盘行动。
浙江台州一家民宿的餐厅内,几名住客正用早餐,每人面前摆着若干小碟、小碗。店长林雪芬介绍,住客人数少时,采用分餐制,主食、配菜、水果等以小碟盛放,客人按需取用;如果住客人数多,则提供自助餐。
浙江台州一家民宿内,工作人员为住客提供分餐制早餐。新华社记者徐中哲 摄
对于午餐、晚餐,林雪芬向记者展示一张预订餐表,上面清楚标明用餐日期、人员结构、忌口情况等,所需食材也一一列清。“我们会提前一天和客人沟通午餐和晚餐菜单,根据人数和客人需求安排采购,避免浪费。”林雪芬说。
在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是人们践行“绿色出行”的生动注脚。
成都大运会龙泉赛区配备了50辆“龙泉造”氢燃料车。“氢燃料车零污染、具有更快的加氢速度、能源利用率更高,在长途运营中具有更长的续航能力。”成都市龙泉公交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张松松说,2019年至今龙泉驿区共投放70辆氢燃料车,均由本地整车制造企业生产制造,“氢燃料车为市民提供更环保的出行选择,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
服务方案的创新也在助推“绿色出行”不断普及。浙江湖州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锂电回收再利用生产制造工艺,打造动力电池“绿色重生”产业链,减少资源过度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深圳中建科技集团联合相关企业,计划利用公交车始末站、轻轨站、轨道顶棚等场景,开发包含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设施及光伏电动自行车棚等的“光储直柔”微网……
在深圳,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达到10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80万辆,2022年起至今新车电动化渗透率持续超60%;在浙江,新能源汽车加速下乡,新能源船舶扩大应用,2022年电能占浙江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超38%。
更深入普及:碳账户平台推动全民参与
在成都市武侯区武科东一路,当地建设有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附近社区居民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对可回收垃圾分类,通过碳中和“计量仪”称重,机器自动计算出相应的碳减排量,将其转换为碳积分存入居民碳账户。居民可兑换现金奖励或日用品,并获得专属“碳中和证书”。
8月9日在成都武科东一路拍摄的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新华社记者邢拓 摄
“我们把垃圾分类和碳中和结合起来,帮居民建立碳账户获取碳积分,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主动参与进来了,这培养了他们低碳、绿色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四川绿豆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翰霖说,公司在武侯区已建成碳中和小屋8个,覆盖居民30余万人,还在苏州、济南等地开设了点位。
碳账户的创新探索已在全国多地开展。杭州“虎哥数字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服务”创新数字化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应收尽收,目前该模式在浙江多地复制推广,居民碳账户数量超163万个。深圳居民低碳用电应用程序“碳普惠”上线一年以来,已有80.5万户家庭开通碳账户,累计减碳量约1.2万吨。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员张玺铭表示,在全社会推广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居民可通过使用可降解材料、应用绿色能源、养成环保饮食习惯等方式参与绿色消费,共创更清洁、更健康的未来。(记者张晓洁、邢拓、印朋、康锦谦、徐中哲)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15)优化环境、创新产品、打造平台——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观察
- (2023-08-15)普京与金正恩互致贺电
- (2023-08-15)三年最高近15亿 医药IPO销售费惹眼
- (2023-08-15)关于公布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和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复检结果的公告
- (2023-08-15)坚定崇德尚艺的追求(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 (2023-08-15)36家上市券商分红近340亿 有7家派现金额超20亿
- (2023-08-15)2023贵州六盘水市直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与计划数未达到3:1比例岗位(截至8月12日16:00)
- (2023-08-15)2023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招聘教师拟入围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及注意事项
- (2023-08-15)保山上半年外贸总额排全省第三
- (2023-08-15)奇裕于PV Taiwan展出N型高效双面电池整合解决方案
- (2023-08-15)手抄报、海报、漫画 郑州市金融学校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
- (2023-08-15)8月14日基金净值: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混合A最新净值0.8451,涨0.01%
- (2023-08-15)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宝山这家老年助餐点好吃又实惠
- (2023-08-15)沈北七星大街西-1地块挂牌,海洋馆项目终于有后续了?沈北幸福岛
- (2023-08-15)2023执业药师网上报名-中国人事考试网
- (2023-08-15)8月养老金调整后,江苏企退职工20年以下工龄,养老金每月能领多少钱?
- (2023-08-15)市场月报丨中标金额总计2424.01万,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超60% 6月PCR仪中标盘点
- (2023-08-15)学生“安全官”警营学本领
- (2023-08-15)重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2023-08-15)粤水电与南网科技拟成立合资企业!
- (2023-08-15)“虫口夺粮” 打好秋粮保卫战
- (2023-08-15)截至8月13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59%
- (2023-08-15)未经妻子同意,男子用144万卖房款炒股亏损70万,法院:侵权了!
- (2023-08-15)各地加强雨季水污染整治 杜绝汛期污染、保障水质稳定
- (2023-08-15)连续4日净买入 药明康德获沪股通净买入14.20亿元
- (2023-08-15)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 (2023-08-15)股市调整影响FOF收益!周内净值出现普跌
- (2023-08-15)对口协作 助拓市场 对口9省106县成为深企走出去发展优选地
- (2023-08-15)【早知道】商务部等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8亿千瓦时,同比增6.5%
- (2023-08-15)“小小慧眼”发现身边问题,这个暑假孩子们这样参与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