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新:青春里的文学,文学里的时代
2023-08-30 15:48:04 来源:澎湃新闻
“如果上苍对我厚爱,我希望把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写出来。”
8月27日,《收获》主编、作家程永新带着他首部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的最新修订版来到上图东馆,与作家毕飞宇、李洱、苏童、王尧畅谈“青春里的文学,文学里的青春”。
程永新。本文现场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资料图)
比起作家,程永新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文学编辑。从1982年走进《收获》到现在,四十多年了,他推出了写进文学史的“先锋专号”,经手发表了《活着》《妻妾成群》等名作,他被称为“中国文学的一面镜子”。
但程永新也写过小说。他的《到处都在下雪》是作家马原眼里“毫无疑问的杰作”,他的《穿旗袍的姨妈》被作家余华形容为“简洁而博大”。
“程永新是一流的文学编辑,人们可能因此忽略了他写作的才华。”在活动现场,毕飞宇说,“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面对他人,把一部分时间用于面对自我,他在写作上所花的时间比我们都少,但不管时间的多和少,一个小说家的能力,一个小说家的才华,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阻挡的。”
从左至右:王尧、苏童、程永新、毕飞宇、李洱。
在王尧看来,理解程永新,有三本书很重要。一本是集合他数十年编辑生涯笔墨的《一个人的文学史》,一本是中短篇小说集《若只初见》,还有一本就是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
《穿旗袍的姨妈》首次出版于2007年。“经过这么多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史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对小说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尧说,通过对《穿旗袍的姨妈》的再版、重读,我们也重新梳理了自先锋文学以来的文学发展脉络。
《穿旗袍的姨妈》
小说主要讲述了男孩骆驼的少时遭遇。
骆驼从小没有父亲,他和母亲、两个姐姐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孤僻古怪的二姨妈。他遇到了许许多多动物般的男孩,以及水果般的女孩。
小说里的二姨妈有着程永新二姨妈的些许影子。二姨妈酷爱旗袍,会穿着旗袍逛遍当时的旧货店。她一生节俭,但去世后的遗产丰厚到足以让兄弟姐妹为之打官司。她想认骆驼做儿子,但习惯蜷缩于自己小天地的骆驼一次次拒绝了。二姨妈的匆匆离世也给骆驼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难题:“我还能说自己是清白无罪的吗?”
小说初稿动笔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余华已经写出了《活着》。
“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1990年代伊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先锋作家们纷纷直面生活,正面强攻,而我这个专业编辑、业余作家,因为写过一些中短篇,跃跃欲试,也想尝试写长一点的东西。”
程永新坦言,大学时他喜欢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的原因不在于大的架构,而在于其中细部的内容,像小溪那样涓涓流淌。
在《穿旗袍的姨妈》里,他希望自己写出那样的微妙。
《一个人的文学史》
毕飞宇注意到,《穿旗袍的姨妈》里有一个黑洞,这个黑洞有关父亲,男孩骆驼的成长始终围绕着那个黑洞在打转。
而小说里父亲真正的出现,是在骆驼即将因为一次手术麻醉陷入昏迷之前。清醒后他开始问母亲:我的父亲是谁。
这是一次“昏迷”,还有一次“睡眠”。
在1960年代一场历史洪流即将席卷而来之际,街头巷尾挤满了喧哗的人群。许多人的命运为此改变,但一个身处其中的小男孩,只因生物钟到了,就在姐姐的肩头睡着了。
这两处小小的细节,让毕飞宇感受到程永新写作中巨大的能量。
“这个黑洞是小说的阴影,也是小说的灵魂。”苏童说,在这个噩梦般的阴影的俯瞰之下,小说中的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李洱将《穿旗袍的姨妈》看成一部成长小说,男孩的名字(骆驼)本身就很有意思。“骆驼是以被沙漠淹没的方式通过沙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如何在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后期这一文化相对贫瘠的历史时段,带着巨大的胃囊,穿过其中,逐渐成长。”
他同样注意到小说中父亲的缺失。这一缺失使得一个男孩的成长失去了具体的直接的反抗对象,失去了伦理意义上的反抗对象,他只能将反抗绵软无力地作用于几位女性的身上,时刻有一种失败的感觉。
“至少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中国小说里没有人敢这样去处理人物关系。这个反抗对象的缺失,使得这部小说的反抗感和力度更强了。”李洱说。
《若只初见》
阅读《穿旗袍的姨妈》,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时代”。
在这部小说里,回忆、沉思与梦境交织,它是一部惘惘年代的青春物语。程永新用青春的欢悦与残酷,书写了一个时代的苦涩与疯狂。
苏童形容青春或许就是一只袜子的味道,那个味道是一个人生命中的独特的存在。“当你度过青春期,当你成为一个中年人,那个袜子里淡淡的酸臭味其实成为了记忆的香味。”
程永新坦言,当初写《穿旗袍的姨妈》时,在成长小说的外壳下面,他主要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他与上一辈人的关系,一个是人的故乡、人的原乡在哪里。
“身在上海,你从来觉得自己没有故乡。因为上海太繁华,太喧嚣,哪怕是特殊时期,也是人山人海。”他说,“我不想把《穿旗袍的姨妈》变成一本简单的成长小说,一本简单的自传,我还是希望通过淡淡的忧伤,情绪的流动,把一些年代的独特东西记录下来。”
苏童看到,小说的结尾处理得很淡,但整部小说有一种非常悲怆的气味。为了安葬二姨妈,全家人去了母亲的故乡,但最后程永新写,当骆驼坐着火车回上海,他路过了父亲的故乡。“我们真正所说的中国的故乡,在他的字典里是‘路过’。这个‘路过’背后的悲怆和辛酸,背后的一个人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民族史的一部分。”
李洱认为,这个时代的读者去看这部小说,不要仅仅把它当作一个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后期的故事,也可以看作一个人如何去承受、面对、渴求所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部小说存在的必要性不仅仅是书写那个时代,它也书写了这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烙印同样烙在今天众多的骆驼身上。”
在《穿旗袍的姨妈》《气味》之后,亦有很多人关心程永新的第三部长篇。
程永新透露,去年他已写了几万字,但他现在又想推翻重来。
“我看完余华推荐的马里亚斯的《如此苍白的心》,非常震撼,它颠覆了我对当下叙事的想法。”他郑重地说,“我希望我能尽可能准确地概括这个时代。”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30)程永新:青春里的文学,文学里的时代
- (2023-08-30)新规立竿见影,逾50家上市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
- (2023-08-30)震荡市中的机会(三)
- (2023-08-30)民爆与新能源“双核驱动” 江南化工2023年上半年营收44.35亿创新高
- (2023-08-30)北京:男子抄起酒瓶猛砸女子面部!造成重伤!竟只是为了“结账”
- (2023-08-30)港股解盘:政策威力发酵恒指反包 多点开花才能走更远
- (2023-08-30)是真是假?韩国又爆量子“重大成果”
- (2023-08-30)上海一地有毒气泄漏?要封路一个月?权威部门答复
- (2023-08-30)身高厘米怎么换算成英尺英寸(身高 厘米 英尺)
- (2023-08-30)莲花健康高溢价收购项目终止
- (2023-08-30)四川粽子的包法和做法 四川粽子的包法和做法大全
- (2023-08-30)无惧货币贬值及通胀影响 智利央行维持降息预期
- (2023-08-30)3-0!2-4!亚冠悲喜夜:8队出线,C罗急了,中超裁判丢人丢国外
- (2023-08-30)怀集中学小卖部5年租金超943万 官方回应:全部上缴县财政
- (2023-08-30)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洞室开挖全部完成
- (2023-08-30)陈戌源是罪人?媒体人:希望足协取消中性名政策
- (2023-08-30)ETF基金周报:上周QDII基金指数表现相对较强
- (2023-08-30)欧科亿董事长提议进行回购股份
- (2023-08-30)瑞安建业上半年收入38亿港元 净亏损7900万港元
- (2023-08-30)台风“达维”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 (2023-08-30)山区女孩和曾经的支教老师成校友!6年前的故事有了结局......
- (2023-08-30)连续两天!俄:美无人机接近俄国界
- (2023-08-30)中远海控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51元
- (2023-08-30)霍普股份:国信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等多家机构于8月29日调研我司
- (2023-08-30)市教体局:我市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暨朗诵比赛圆满落幕
- (2023-08-30)长江电力:8月29日融资买入9591.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8.48亿元
- (2023-08-30)宜城公安对驾驶员开展尿检毛检,严防校车“毒驾”
- (2023-08-30)郑州市恒升社区警民谈反诈:心中无贪念 骗局远身边
- (2023-08-30)五矿发展:连续5日融资净偿还累计1227.35万元(08-29)
- (2023-08-30)理财新宠?年轻人怎么爱上了“攒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