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看点】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2023-06-23 12:58:23 来源:人民日报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20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河北、山东、陕西麦收进入扫尾阶段,山西麦收即将进入尾声,黄淮海地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夏收一线是我国农业科技装备的展示场,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了夏粮收获。
“多亏了大农机,抢收快,效率高。”河南省正阳县闾河乡大吴村村民高新,刚销售完打下的新麦,就马不停蹄张罗下一季的播种,“花生耕种播一体机进田,半天工夫15亩花生就播种好了。”
5月下旬,河南遭遇大范围持续降雨,小麦收获面临挑战。“我们村麦田里积了水,急需履带式收割机。”6月2日一大早,高新拨通了县里“三夏”跨区作业值班电话。不到一小时,农机手王晓东驾驶着履带式收割机赶到田头,投入抢收,临近中午,就收完了15亩小麦。
(资料图片)
——农业机械化是今年夏收的最大底气。
正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尹启明说,全县投入7500台收割机抢收,确保“丰收在田”的小麦“丰收到手”。在河南,省市县联动,精准调度,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昼夜不停抢晴抢收,半个月时间,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完成机收。今年“三夏”,全国共投入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装备,开展夏收、夏种和夏季田管机械化作业,一台台收割机奔忙田间,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不断刷新的麦收进度背后,是农业科技装备的强大支撑。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突破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场景,能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满足国内90%的市场需求。北斗导航大马力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高性能新农机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机深度融合,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其中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总量超过13万台。目前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水稻、玉米机收率分别超过97%、94%、78%。
“现代化的科技装备是夏粮抢收的最大底气,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支撑。”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技术新、装备强,不断优化升级的农业机械,助力粮食收获。
——农业机械化带来生产方式变革。
夏收夏种环环相扣,“三夏”变“两夏”。山东省禹城市莒镇村,联合收割机进田,种粮大户陈光峰的700多亩小麦刚收完,秸秆还田机、智能复式播种机接着进田,从灭茬到播种一次性完成,“智慧农机展身手,收种一条龙,还能实时监控种肥播施情况,为秋粮丰收打下好基础。”陈光峰说。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各地高效推进收种衔接,大面积推广应用高性能智慧农机,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放眼沃野田畴,打药用上植保无人机,点点手机屏幕就可以精准施肥,北斗导航智能一体化播种机,播种株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上天、入地、联网,各式各样的智慧农机装备“大展身手”,耕种管收一体化、智慧化作业,手机成了新农具,乡亲们种地挑上了“金扁担”。
新时代十年来,粮食生产实现“动力变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大国粮仓根基不断夯实。
——农业机械化是节粮减损的重要保障。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西屯庄村千亩示范方里,智能北斗导航收割机轰鸣,拨禾轮飞转,切割、脱粒、分离、卸粮,操作一气呵成。
“过去,收割小麦损失率在3%左右,原因是拐弯处操作不精准,收割机车轮会碾轧小麦。智能北斗导航收割机根据小麦干湿情况、地块边界自动调整,精准作业,大幅减少了机收损失。”农机手陈瑞祥说,今年“三夏”,他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培训,并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
“收得快还要收得好,我们对秸秆留茬高度、机收损失率等指标都有明确规范。”肥乡区副区长张伟介绍,区里组织农机专家对机手进行机收减损培训,引导各个农机合作社深挖潜力,有效降低麦子损失率。
夏收期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巡回技术指导,紧抓机具状态良好、机手操作规范两个关键,努力提高机收作业质量减损失、提升机播作业质量促单产。未受阴雨天气影响的地区进一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大部分地区正常条件下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左右。
——农业机械化是粮食“丰收到手”的有力支撑。
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汇丰园烘干中心,一辆辆运粮车排队驶入。看到抢收的小麦烘干入库,种粮大户卓长飞说:“麦收赶上阴雨天,幸好能及时烘干,今年的小麦销售没受影响。”据介绍,县里有1352台粮食烘干机,批量处理能力达到两万吨以上,有力保障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补上设施装备短板,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应急烘干作业能力齐备,粮食产后损失显著下降。
“我国烘干设备区域分布‘南多北少’,近年来降水线北移,北方的小麦玉米产后烘干需求急速增长。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说。
科技装备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夏收一线,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抢收小麦,全力抓好夏种夏管,田间地头激荡科技动能,强化粮食安全支撑保障。农业农村部提出,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全面融合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田野上,粮食生产压茬推进,各式先进农机驰骋奔忙。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我们一定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3日 01 版)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3)【环球聚看点】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 (2023-06-23)《达沃斯来了》系列访谈第六期:三大场馆+四大活动单元+十大业务板块,天津准备好了!
- (2023-06-23)蒙牛荣获“2023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团队” 六项大奖 全球视点
- (2023-06-23)全球简讯:南京:“长江明珠”释放“数字魅力”
- (2023-06-23)世界热点!现代汽车将关闭在华两家工厂,产品将从13款减少至8款
- (2023-06-23)迈得医疗(688310):自动化设备龙头 隐形眼镜CDMO迈入新征程
- (2023-06-23)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小心了!上汽名爵印度工厂被印度富豪强行收购
- (2023-06-23)全球观察:佛山北京开放城市NGP 小鹏P5推送全新Xmart OS 3.5.0
- (2023-06-23)C站日报 | 甜啦啦公布“万店计划”;2022年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57家
- (2023-06-23)北京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今明两天最高温预计达40℃-微速讯
- (2023-06-23)环球即时看!理塘县:艺术展演彰显素质教育成果
- (2023-06-23)网络中国节·端午丨龙舟竞渡氛围浓 传统民俗受欢迎-环球百事通
- (2023-06-23)天天速递!Nature:我国科学家分析了中国36个少数民族的基因组序列
- (2023-06-23)《柳叶刀》重磅:呋喹替尼再登顶!全球性关键研究FRESCO-2结果证实,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使患者死亡风险下降34%
- (2023-06-23)端午遇上中考!这些事项要注意|讯息
- (2023-06-23)比212个足球场还要大!杭州有一座小岛,开满了花
- (2023-06-23)贵州仁怀有些什么特产水果_贵州仁怀有些什么特产
- (2023-06-23)“千万工程”调研行丨扮靓海上花园 焕发发展活力——浙江温州洞头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焦点精选
- (2023-06-23)2023江西高考分数线
- (2023-06-23)战舰猎手视频解说 战舰猎手攻略|天天速读
- (2023-06-23)今年以来最长连续高温!西安最高可达39℃ 世界信息
- (2023-06-23)环球速讯:央视报道!全国动力冲浪板联赛淮安站开赛
- (2023-06-23)点赞!淮安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播报
- (2023-06-23)天天微资讯!兰大一院护士救溺童
- (2023-06-23)当前快讯: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景祥一行莅临金融界调研指导
- (2023-06-23)【全球报资讯】2023年首轮秀薪资出炉:状元4年5435万创纪录 30顺位仅4年1221万
- (2023-06-23)农业院校上演独有的浪漫狂欢 “钢铁长龙”农机巡游欢送毕业学子
- (2023-06-23)今日热闻!“中国天眼”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
- (2023-06-23)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能喝酒吗(盐酸克林霉素胶囊)
- (2023-06-23)“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油气管道铺设完工-全球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