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或成常态|世界新要闻
2023-06-24 15:12:07 来源:科技铭程
端午假期,北方的天气热到爆!
京津冀、山东等地的气温蹭蹭往上窜。天津、河北多地现41℃高温, 山东济南张坊镇最高气温突破43℃,北京时隔九年再现41℃高温,北京一地热的白天都能看到星星。
(相关资料图)
6月出现这种极端高温正常吗?未来会不会越来越热?
端午三天假,说好的短途游被连日高温搅局了,因为一出门就一股热浪袭面而来。
6月22日13时25分,北京南郊气温突破40℃, 达到了℃ 。这是该地近九年,首次突破40℃。
14时,北京汤河口刷新记录, 气温达到℃ ,夺得全国第一,同时打破该地历史记录。
15时12分, 山东济南张坊镇最高气温超过43℃ ,超过北京汤河口,不仅夺得全国第一,还创出了此地的历史记录。
天津、河北的日子也不好过,天津西青℃,天津市区℃,河北廊坊℃,河北容城℃。
可以说,整个华北、黄淮地区已经被高温所笼罩, 并且有17个气象站观测的气温创出历史新高。
中央气象战也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警报。预计6月23日白天,华北、黄淮等地继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北部最高气温有37~39℃。山东部分地区可达40℃左右,内蒙、新疆出现38℃、40℃左右高温。
在极致的高温下,北京居然出现了天文奇观—— “端午月和金星熠熠生辉”。
很多网友觉得非常奇特,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记录。现在来看,这一奇特景象或许是大自然稀松平常的事情,只是我们知之甚少。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6月的极端高温正常吗?
气象专家分析, 近期的高温天气主要受高压脊影响。
高压脊,从字面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条脊状的高压气候带,这种气候内风力微弱、天气晴好,并伴有辐散和下沉运动。
京津冀、山东地区就处在高压脊气候中,一方面,晴朗的天气,导致白天太阳辐射增加,地面快速升温;另一方面,高压下沉气流使增温效应明显 。
这样的高温主要是太阳辐射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白天气温很高,而不是闷热。解决这种气候的办法就是下雨,一场雨会直接降温10℃以上,高温自然消失。
短期的高温解决了,但这种不寻常的气候在未来或将是“平常事”。
印度多地气温超过40℃、50多人因高温死亡;4月时,印度孟买就因为高温暴晒导致11人中暑死亡,印度不得已关闭部分学校。
6月16日,巴基斯坦中南部多地突破40℃,因为天气太热,医院里挤满了中暑生病的人。
孟加拉国出现10年未遇的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量飙升,电力供应不紧张,部分工厂停工,居民生活不便。
西班牙高温天气导致降水严重下降,湖泊干涸、粮食减产,导致农产品减产,价格上涨。很多农田甚至颗粒无收。
墨西哥因为高温天气导致6人死亡,6月16日,墨西哥北部最高温度达到了惊人的45℃,并且将持续十几天。
可以看出, 高温炙烤是全球性的,而非针对个别地区 ,这样的气候让人不寒而栗!
多国专家表示,摄氏度升温极限已被触及。
千万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这绝不是少穿一件衣服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可以改变整个地球气候的稳定。
一、影响洋流
它对全球气候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洋流是热量和海水交换的重要途径;
2、暖流流对沿岸大陆有着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大陆有着增温增湿的作用
3、进行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有利于全球热量平衡。
同时冷暖洋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下层营养物质上浮,成为浮游生物的养料,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形成庞大的海洋生态。也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洋流还是天然的海洋小卫士,可以把大海中的污染物扩散、稀释、净化。
然而,温室效应让海水不断变暖,洋流就会被干扰,从而影响整个海洋气候,海洋占据了全球71%的面积,它的微小变化,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远的。
二、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高温也会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海水体积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
海洋不断的吸收热量,不断的膨胀,最终会淹没海岸线,摧毁数亿人的家园。
根据预测,随着温室效应加剧,海拔最高处仅米的图瓦卢,曾被认为是第一个会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
美国东海岸最脆弱的城市是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还有新奥尔良,可能在未来80年消失。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发酵,200年后,日本将会完全沉没。
我国的沿海城市也不能幸免,平均海拔不足5米的浙江宁波,将会是第一个消失的城市。
到时候,全世界到处都是失去家园的人。
三、氧含量下降
当海洋吸收的热量到达临界值时,海洋与大气的交换将会降低,甚至停止。
这意味着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了,也意味着空气中的氧含量开始下降了。
低氧环境会造成大量的需氧型生物死亡,包括多种植物、农作物、哺乳动物、鱼类等,直接影响我们的食物来源。
因为温室效应,暴雨、干旱、洪水等灾害不断,即便我们全人类开始植树造林,其成活率也大大降低。
为了生存,我们寻找地球每一个角落,也将破坏带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这些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只需看近几年的气候灾害就会知道了。
2012年,超级风暴桑迪袭击了大西洋沿岸,当时,纽约地铁被淹,西弗吉尼亚州等州被大雪封堵,导致停电数周,这场风暴总计造成了约700亿美元的损失。
2015年1月,纽约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暴风雪,降雪量达到了米,6560个航班取消,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华盛顿、巴尔的摩陷入瘫痪,20万民众家中断电。
2019年5月,美国记录到555次龙卷风,是1991—2010年同期(276次)的2倍。
2019年,澳大利亚爆发山火,造成超过10亿野生动物丧生,过火面积高达1030万公顷,空气污染程度达到了“极为严重”程度。
2020年1月,加拿大遭遇罕见暴风雪,连续降雪时间长达36小时,积雪最薄处超过了4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78厘米。
2020年2月9日,温室效应让南极创下了℃的历史高温,这还是南极吗?
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38℃的高温。要知道这些地方冬季气温达到过零下℃。
山东43℃高温,北京热出星星,或许这只是开始。
多国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
面对未知,我们将如何面对?我们还能坦然面对一切吗?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极端高温或成常态|世界新要闻
- (2023-06-24)环球微头条丨艺术 | 广西:多措并举激活文艺创作“一池春水”
- (2023-06-24)苹果华为谁能撼动?四小巨头分析
- (2023-06-24)环球快资讯丨言而有信的经典语录_言而有信
- (2023-06-24)焦点关注:端午小长假 金街欢乐多
- (2023-06-24)当前播报:《钟馗嫁妹》让神话照进现实
- (2023-06-24)前5月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5.4%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2家-环球快看点
- (2023-06-24)3年来首次,美国航母将停靠越南港口 环球聚焦
- (2023-06-24)成都彭州举办第八届端午“游百病”民俗活动|世界独家
- (2023-06-24)实时:端午假期交通部门加强多种出行方式联动
- (2023-06-24)普里戈任称“瓦格纳”正进入罗斯托夫,外媒:无法核实其真实性-环球新消息
- (2023-06-24)端午假期避暑游升温 亲水项目人气旺 丰富游客消费体验
- (2023-06-24)环球微资讯!恒指连跌4天,周跌5.74%!港股掀起回购潮
- (2023-06-24)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和壮大劳务经济
- (2023-06-24)环球今亮点!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蓝色预警
- (2023-06-24)全球聚焦:高温已上线,津鲁9时气温已超35℃,北京观象台29.9℃
- (2023-06-24)关于安徽唯一盲人考生高考成绩及安徽唯一盲人考生高考成绩详情
- (2023-06-24)北京中考作文题出炉!有关北京风物与精神,历史与文化
- (2023-06-24)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民众:不应做危害子孙后代的事 天天时讯
- (2023-06-24)让传统节日绽放时代新韵(今日谈)|每日速读
- (2023-06-24)寻子22年雷公第二次DNA匹配成功 基本信息讲解
- (2023-06-24)资助山区贫困儿童英语(资助山区贫困儿童)
- (2023-06-24)玛雅文明有多先进?千年前的壁画被还原,记载的内容令人害怕_世界简讯
- (2023-06-24)这对明星双胞胎迎7周岁生日,粉丝一大早赶来庆生
- (2023-06-24)连破纪录!北京现史上首次40℃“三连击”
- (2023-06-24)全球信息:无形资产当月发生减值当月还需计算吗_无形资产当月减少当月计提摊销
- (2023-06-24)骁龙430机型_骁龙430怎么样 全球最资讯
- (2023-06-24)备战今夏“大烤”,浙江能源保供套餐上新:白浙特高压全容量投产
- (2023-06-24)今夏突然火了一条裙子:蛋糕裙,这样穿时髦、减龄有气质,很好看
- (2023-06-24)半兽人a组成员_半兽人a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