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独家】这种水果大量上市!千万别多吃,后果可能很严重
2023-06-11 09:00:14 来源:新华网微信公号
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正所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可是“吃货诗人”苏东坡写诗大力向世人安利过的季节限定美味。
拨开红得诱人的外壳,露出白嫩嫩的果肉,果汁充盈得好像要爆出来,轻轻一咬那滑嫩的果肉就咕嘟嘟滚上你的舌尖。实在太美味了!这让许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但再好吃也千万不要贪嘴哦,每年夏天都有人因为一口气吃太多荔枝进医院的新闻。
【资料图】
网上也有不少关于荔枝的传闻,“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过量食用荔枝后果很严重,甚至致死”……这让很多爱吃荔枝的人都慌了,是真的吗?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现象,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性脑病。
症状轻的人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等症状。而严重的人则可能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会抽搐、昏迷乃至休克死亡。因此,“荔枝病”的发生虽然罕见,但也不容小觑。
那么,“荔枝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其实,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完全研究明白“荔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荔枝的致病原因。但通过对大量发病过程的总结来看,空腹情况下大量吃荔枝,是致病的关键因素。因此,荔枝可以吃,但要避免空腹吃,更不要吃太多,适可而止。
此外,“荔枝病”多发于儿童人群,孩子就更应该注意。进食大量荔枝后,由于荔枝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一次性吃太多会刺激人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儿童由于体内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灭活胰岛素的能力不足,因此就会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虽然荔枝甜,但其他水果也甜,也有大量糖啊,为什么没有西瓜病、草莓病、芒果病呢?
这是因为,导致“荔枝病”的其实不光是大量的糖,还有荔枝中的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
这两种毒素并不是荔枝特有的,比如次甘氨酸A就是一种存在于无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也是引起牙买加呕吐病的罪魁祸首。而这种病其实也算得上是“荔枝病”,因为人们会在进食大量被称为西非荔枝的阿开木果实后产生呕吐现象,严重时同样会导致死亡。
因此,光有糖其实不足以引起“荔枝病”,还需要有这两种毒素“打配合”。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光会在吃水果时摄入糖,喝的饮料也有很多用糖调味,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也不用对糖产生误解。
出现症状,怎么急救?
如果吃了荔枝,真的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在未发生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摄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饼干等家中常见的食物来紧急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果葡萄糖浆调味的甜味饮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的效果不佳,不建议用于急救。
此外,如果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抽搐、神志不清等,建议直接拨打急救电话送医,不要擅自喂食食物或者水,避免发生窒息。
怎么避免“荔枝病”的发生?
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我们也不用因噎废食而放弃荔枝这种美味的食物。那么吃荔枝时,怎么做才能避免“荔枝病”的发生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空腹食用”和“过量食用”,空腹很好理解,吃荔枝前后吃点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垫垫底就可以。
但“过量”的标准可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普通成年人每天吃200g左右的荔枝就差不多了,普通个头的荔枝大概是10个。如果是近年来流行的超大个头的荔枝王,大概4~5个就够了。儿童要吃的话,则不要超过100g。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要考虑年龄了,荔枝是一颗都不能吃!
此外,吃荔枝时一定要选择熟透的,不要吃未成熟的荔枝。在未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风险也更大,而且口味也并不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荔枝的成熟与否并不能完全看外壳是否发绿来判断。毕竟像“妃子笑”这样的品种本身就算熟透了也有绿色,因此判断荔枝的生熟一定要根据品种特性来看。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11)【世界独家】这种水果大量上市!千万别多吃,后果可能很严重
- (2023-06-11)嘉定区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Ⅳ级/一般】【2023-06-10】-全球新视野
- (2023-06-11)速看:“五个一工程”获奖话剧《路遥》将于7月初上演于美琪大戏院
- (2023-06-11)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是什么歌_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观焦点
- (2023-06-11)怎么样才能赚钱快又多_怎么样才能赚钱|天天报道
- (2023-06-11)南拳北腿斗金狐1977黄正利版_南拳北腿斗金狐_观天下
- (2023-06-11)苍穹巨灵·内蒙古篇
- (2023-06-11)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向OpenAI发出警告,要求停止未经许可的数据收集
- (2023-06-11)百度:第三代昆仑芯明年初规模上市 大模型算力不成问题
- (2023-06-11)洋口港迎来今年第30艘LNG船舶 迎峰度夏更添“底气”_环球热推荐
- (2023-06-11)前沿热点:美债野蛮生长 国防开支节节攀升
- (2023-06-11)陇上寻遗,国潮风劲——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观察
- (2023-06-11)孩子老说肚子痛 这是怎么了?
- (2023-06-11)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
- (2023-06-11)《海边魔术师》 极具南洋风情的世界
- (2023-06-11)6月10日起,南宁警方提供周六预约办证服务 每日简讯
- (2023-06-11)每日速讯:提前83天!这家船厂交付64000吨木屑船
- (2023-06-11)中国船厂建造!8200立方米LNG加注船获租约
- (2023-06-11)洪都拉斯申请加入新开发银行-聚看点
- (2023-06-11)特别观察丨这样一条街 点亮一座“城” 当前速看
- (2023-06-11)盗墓集团穿着盗来的龙袍拍照炫耀,已被全部抓获-世界微头条
- (2023-06-11)快报:新突破、国际首次 中国科学技术领域成果频出
- (2023-06-11)天天观天下!郑裕美、李善均恐怖悬疑新电影《梦游》,坎城首映后获外媒大赞
- (2023-06-11)Netflix订户数量大幅上升,打击密码共享成果显现
- (2023-06-11)业绩之外,中兴通讯的ESG底色|播资讯
- (2023-06-11)自动驾驶的“奇点”时刻将近?余承东“剧透”这一时点
- (2023-06-11)世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开放包容理念深入人心 天天快看点
- (2023-06-11)2023年南宁市第二届集体协商竞赛举行-世界头条
- (2023-06-11)河南省“工会E卡”平台上线
- (2023-06-11)视讯!可能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