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怎么比南方还热?_全球最资讯
2023-06-26 13:59:07 来源:光明网
入夏时间比往年早
(资料图)
但仍处在正常范围内
在经历了6月中旬的一轮高温天气后,北方多地在端午期间再次迎来高温 “暴击”。
其中,京津冀、山东等地出现超过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直接开启“炙烤”模式。
高温红色预警之下,人们再次感叹:命是空调给的。如果在40℃的白天出门,身体可能无法应付酷暑:买一根雪糕没几分钟就化成了水,走一百米鞋底会发软,皮肤也被晒得刺痛,整个人甚至需要半天才能缓过来。
刚过夏至节气,此时还是6月,高温天气就已轮番到来。这种情况正常吗?已经到来的厄尔尼诺,将会如何影响我国夏季天气?
端午高温,北方人想去南方避暑
自6月20日以来,北方多地经历了高温天气。根据中国天气网统计,37℃以上的高温影响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40℃以上的影响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
而在端午期间,6月22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高达41.1℃,打破了1951年以来的6月最高气温纪录,当天午后,最高地表温度达到71.8℃,也是观测史上的第二高。
气温上升迅猛,6月23日,中国气象局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四级应急响应,预计未来10天,华北东部、黄淮大部将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有8天左右。
直到端午结束,高温红色预警持续生效中。而北京南郊观象台,天津西青、武清,河北廊坊、霸州等站点已经连续3天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对北京和天津而言,这都是史上首次遭遇40℃极端高温三连击。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截至6月22日,6月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月极值,46站突破了历史极值。其中,华北地区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6月22日,高温日数6.4天,较常年同期3.3天偏多3.1天。北京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7.8天为次多,天津6.1天为第三多。
高温天气到底有多热?在节节攀升的数字之下,不少北方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人们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顶着太阳出门,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空气炸锅,走几步路,鞋底可能会越发柔软。
6月22日,在河北廊坊,一名网友出门前,将要洗的衣服丢进了没放水的不锈钢盆里,2个小时后回家发现,盆里的衣服已经被晒得冒了烟,差不多烧完了一半。
高温红色预警之下,为了确保动物福利及健康,6月23日,北京动物园将所有连接室内室外的门打开,让动物实行自由出入,同时,还减少了部分喜冷怕热动物的外放时间。
为了验证天气究竟有多热,河北沧州有记者在街头进行了地面煎鸡蛋的试验。将鸡蛋铺在滚烫的地面上,3分钟后,鸡蛋液的边缘开始凝固;10分钟左右,鸡蛋液上面已经有一层膜,用手轻轻按压并不会破;20多分钟后,鸡蛋基本上熟了,呈现出浅浅的橙黄色,并且已经凝固。
持续高温之下,中暑的患者也多了起来。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清介绍,近一周时间里,仅热射病患者平均每天接诊6人左右,已接近往年七八月份的高峰时段。
高温天气带动了降暑产品的热销。有商家表示,进入6月以来,冷饮和雪糕的整体销量已经达到了上个月的3倍,为此,他们还将冰柜摆在了超市门口显眼的位置。线上平台数据也显示,端午期间的雪糕销量同比去年增长73%,啤酒销量同比去年增长42%。
如果仅仅想靠雪糕冷饮降温,怕是不够的。一名北京网友去超市批发雪糕,出门仅仅2分钟,雪糕全部化成了水,人也晒得刺痛,热得大汗淋漓,“出个门像是进了空气炸锅”。
相比之下,不少南方城市正在降雨,而像杭州、长沙、南昌等城市,23日最高气温也仅仅20℃出头。于是,不少华北地区的人们纷纷表示:假期3天这么热,能去南方避暑吗?
6月这么热,正常吗?
对于北方而言,刚过夏至节气,目前还处于6月,为何就经历了极端高温?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此轮北方高温主要有四点成因:一是21日起京津冀地区受较强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高压脊的形势控制下,华北地区天空晴朗少云,没有云层的遮挡,辐射增温更加有力,促进了升温;三是刚进入夏至节气,白昼长,长时间的日照有利于高温出现和维持;四是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气温升高。
对于京津冀地区近期几乎霸占了全国高温榜前十名,北京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也分析称,此次暖气团的影响范围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甚至超出京津冀覆盖北方更大范围,因为高空都是脊区影响,所以整片都是晴晒、少云、干燥的天气。
值得关注的是,端午节此轮高温来临前,我国多地的高温就已前“报到”——截至6月5日,我国一半以上的省会级城市迎来高温。14日至18日,我国北方再次经历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其中河北、天津、山东局地最高气温超过40℃,有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6月极值。
6月15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就曾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与往年的平均首发日期相比,今年要提早了13天。
以北京为例,6月16日的北京,气温就已经达到了39.2℃。雷蕾表示,北京往年的情况也是如此,北京出现高温天气一般多在5月和6月,这两个月相对来说出高温的概率更大,连续高温日数,也是在6月比较常见。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指出,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首日高温出现的平均时间在6月下旬,进入本世纪以来,则提前到了6月上旬。从气候演变的视角看,这个提前量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影响,二是由于城市快速扩容发展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这两种因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今年各地入夏时间确实比往年同期早,但是仍处在正常范围内”,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胡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受整体大气环流影响,在冷空气间歇期内,气温回暖速度较快,今年夏秋季总体有利于出现高温天气过程;另一方面,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强大的暖高压脊影响,干燥少雨,太阳辐射增温快,容易形成晴晒天气,整体拉高了气温水平。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其中,7月上旬和中旬,华北、华东等地会有两次明显高温过程;进入7月下旬,华北等地将迎来雨季,预计会缓解北方高温现象。
厄尔尼诺来临,今年比去年更热
多地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令不少人想起了目前已经登场的厄尔尼诺。此前,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要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而且发展较快。
北方此轮异常高温是否与厄尔尼诺有关?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称,虽然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厄尔尼诺影响。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另外,已有的科研成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和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影响。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则认为,某种程度上,北方这一轮高温,与厄尔尼诺的直接关联不明显。不过,它也是通过影响东亚季风、东亚大潮,影响到西风带的高压系统,带来了高温天气。
“所以说,北京等地的高温,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厄尔尼诺的一种间接响应”,周兵说。
截至目前,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还是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可能是中等及以上强度。今年是厄尔尼诺发展年,但其次年影响会更深远,因此,2024年有超过60%的概率将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或者说平均气温可能突破历史纪录。
“相对来说,今年夏天整体会比去年更热”,郑飞表示。
高辉也提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快速增加。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偏高,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温日数也会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热具有较大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测站打破历史极值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周兵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解释称,去年南方高温热浪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长时间控制,今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会偏南,今年我国出现高温,最有可能是在华南一带。北方高温跟西风带过程性的高压控制有关,北方不会出现长时间高温天气,但由于厄尔尼诺影响,总体看温度以偏高为主。除了厄尔尼诺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我国的气候,比如北极涛动、印度洋偶极子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我国的气候模式。
“厄尔尼诺的出现将会造成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异常”,郑飞分析,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爆发的频率和概率将有所增加,且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会更为显著,因此,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春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6)北方,怎么比南方还热?_全球最资讯
- (2023-06-26)2023年合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档次表最新公布
- (2023-06-26)天奇股份(002009.SZ):子公司无锡天捷曾总承包建造了深圳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装配线项目_焦点热文
- (2023-06-26)倒计时1天,山东社科论坛大咖专家齐聚临沂共话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 (2023-06-26)6人团伙休渔期捕捞鳗鱼苗被抓 1400余尾鳗鱼苗放生 天天报道
- (2023-06-26)当前快播:人工智能概念再度下挫 海天瑞声、寒武纪等跌超10%
- (2023-06-26)清风头条|湖南桑植:“1314”工作法助推“三湘护农”见实效
- (2023-06-26)2023上海各区小学暑假转学时间表(开始+结束)_热议
- (2023-06-26)世界快消息!突发 | 诺贝尔奖得主、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先驱哈里·马科维茨去世,享年95岁
- (2023-06-26)今日关注:人民网评: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 (2023-06-26)长白山天池的水只出不进,为何没有干涸?这么大一水池真没鱼?-世界时快讯
- (2023-06-26)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本科一批文史类489分 理工类443分
- (2023-06-26)印度小伙: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好|世界报道
- (2023-06-26)全球处关键时刻 摩根大通:美国应准备迎接衰退 现货黄金仍被看空?
- (2023-06-26)开源许可证亟需更新——摆脱 1980 年代束缚、应对人工智能 世界简讯
- (2023-06-26)26家餐饮店当街打擂,襄阳襄城区第二届闸口大虾节开启“虾”季模式
- (2023-06-26)深圳乐佳医疗美容门诊部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案 视焦点讯
- (2023-06-26)环球今日讯!2年被家暴16次 当事女子发声:怀孕2个月便开始拳打脚踢!!
- (2023-06-26)天天快消息!荆州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三年审结663案重刑率达38.44%
- (2023-06-26)环球信息:侯马市公安局民警帮旅客找到遗失手机
- (2023-06-26)惠特摩尔:我能无球、能传球,还是个射手_全球热门
- (2023-06-26)西城印象 | 色彩缤纷的夏天 世界速看料
- (2023-06-26)朗坤环境(301305.SZ):中标2382.72万元的罗湖区厨余垃圾收运应急服务项目-全球热文
- (2023-06-26)【环球聚看点】古风诗词美文摘抄有哪些
- (2023-06-26)全球微资讯!泰国预计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超1200万 创疫情以来新高
- (2023-06-26)世界消息!笔记本cpu排行天梯图2023(笔记本cpu排行天梯图)
- (2023-06-26)中国拟立粮食安全保障法 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 世界快看点
- (2023-06-26)快讯:SaaS ERP聚水潭拟港股上市,亏损究竟是不是难题?| 看财报
- (2023-06-26)2023年甘肃高考分数线公布:文史一本488分、理工一本433分-环球快资讯
- (2023-06-26)天天精选!打架斗殴从犯如何判刑(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