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池塘中的睡莲_世界新消息
2023-06-28 09:38:04 来源:潮新闻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初夏时节的花圃,有两样花是时令花卉——月季和睡莲。月季品种多,似乎哪儿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倒是睡莲,除了偶尔在池塘里见过一两回,便是庭院里的大缸才有看到。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
(资料图)
杭州花圃里这一片池塘里的睡莲开得多,也繁茂。睡莲和荷是不同的。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有V字缺口。
花朵的部分,莲花的花朵较大,花瓣基部宽广,图案有白、红、粉红,集中在清晨开花;睡莲一般的花型比莲花来得小(大王莲例外),花瓣长狭,图案有白、黄、紫、粉红、红、紫红、蓝,图案多,在清晨或夜晚开花。
莲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地下茎)都可拿来食用,不过莲花的花期只限于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
此时,透过池塘上方的云影,我看着高处雍容清俊的荷花,它与低处浮游在圆圆绿叶上的睡莲,我不知道哪一种花更美、最美。要我说,荷花如芊芊丽人,睡莲就像一个小家碧玉。各自婉约,各有风采。
要说睡莲,油然想到一个画家——法国的莫奈。莫奈全名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43岁起在吉维尼定居,莫奈在朋友的资助下搬进了塞纳河畔的一栋农屋和庭院,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莲,他逐步把存粮的仓库改建为画室,把庭院变成了大花园。这个计划起初因河水问题而受到当地人的反对。莫奈费尽了周折,才如愿以偿。后来,他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在池塘里则繁殖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
一个人坚持画睡莲27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1909年5月,巴黎的公众又一次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看到他的48幅《睡莲》水景连作,人人为之拍手叫绝。
1911年5月,一次非同小可的打击袭来,莫奈的第二任妻子爱丽丝死了,妻子和长子的相继去世令他饱受打击,也令他原有的眼疾加剧。
1912年7月,医生确诊他的右眼患有退化性白内障。患白内障的莫奈,就像耳聋的贝多芬,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请人修建了天花板透光的巨大画室,进行《睡莲》组画的创作。从此,莫奈开始了他那悲剧性的生命斗争时期:他想以最大的毅力来画完《睡莲》,与即将到来的失明威胁相抗衡。他开始一连几个小时呆坐在这幢宁静的水上花园里,观察水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离他的池塘仅40英里的地方弥漫着,75岁的莫奈也全然不顾。这些巨大的画幅整整花去他12个年头。不过,这次他不再把画面分割成单幅,而让它构成一个连续体。当宏大的《睡莲》连作安装在巴黎奥朗热利博物馆一间圆形厅内四壁时,无边无际的池水与莲叶在富有装饰情趣的环形油画中展现出来,环绕在观众的周围,使人顿生一种奇幻感。
人们纷纷向莫奈祝贺,莫奈只是说“我只是观察了世界所展示出来的一切,并用笔记录下来”。
莫奈迷恋睡莲。有的艺术史家认为莫奈是受到东方思想影响,呈现出要超越物体表象、直探本质的艺术灵感。
我觉得,莫奈艺术的追求与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之美是不谋而合的。这大概是意象派独辟蹊径的地方。
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说:“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
莫奈在吉维尼庭院里画睡莲,与黄永玉画荷花同样是基于对钟情事物的乐此不疲的追求,是一种艺术本真的特质。这个在中国古代早有应证。
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一阵雨,一会儿雨停了,但是湖里的荷花和荷叶却被雨水冲洗得非常乾净。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把它画下来,于是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来开始作画。起初当然画得不怎么好,可是王冕并不气 ,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像,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荷花画拿去看,卖得钱拿回家孝敬母亲。
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很好,许多人抢着要买,他的环境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声也渐渐远播,终于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大画家。
王冕画荷,黄永玉画荷,莫奈画睡莲,无疑都说明艺术的成就来自于长期的观察,永恒地坚持。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专业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眼前花圃的睡莲以清新脱俗的面貌闪烁于池塘的云影波光里,它仿佛是在说,为了这份等待花开,我只坚持子时开,白天闭合;或者午时开,晚上闭合。这是两种睡莲开放的时间限定。
植物的生理时钟是非常精准的,精准到令人无法想象。睡莲精神大概如艺术创作原则一样,绝不因环境破坏规矩。因此在我看来,这种自律和坚守,以及与周围环境不妥协的倔强,令人肃然起敬!
活在红尘中,宁愿做一多盛开的睡莲。耐得住寂寞,永葆独特的青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8)晚潮|池塘中的睡莲_世界新消息
- (2023-06-28)北京丰台首次发布“城市场景清单” “给优惠”转向“给机会”助企业发展
- (2023-06-28)今日原油期货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6月27日)-环球快播
- (2023-06-28)天天速递!毕马威将在新一轮裁员中削减5%的美国工作岗位
- (2023-06-28)纳微科技(688690):6月27日北向资金减持4.44万股 全球视讯
- (2023-06-28)春立医疗: H股公告:2023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延期公告|世界新视野
- (2023-06-28)宁德首个超十万吨级深水泊位通过交工验收
- (2023-06-28)联瑞新材(688300):6月27日北向资金增持1.72万股
- (2023-06-28)今日要闻!固始县让“营商”变“赢商” 从昔日“投资洼地”变今日“产业高地”
- (2023-06-28)烧烤羊肉串的羊肉是怎么腌的?|当前速递
- (2023-06-28)环球热点评!柏源健康完成近千万A轮融资
- (2023-06-28)世界热讯:汇嘉时代:控股股东暨实控人潘锦海累计股份质押数占其持股总数的73.44%
- (2023-06-28)152米高空直击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机实现了这些突破→
- (2023-06-28)全新雷凌双擎尊享版怎么样及斯柯达新速派多少钱
- (2023-06-28)一男子误入停车场51秒收费8元,多方回应
- (2023-06-28)怎么让炖柴的牛肉软烂?
- (2023-06-28)快播:“投资中国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推介暨第十届“开发区对话500强”活动在南京举行
- (2023-06-28)央行: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
- (2023-06-28)环球关注:男子驾车反复碾轧女子,网友怒斥残忍,警方:案件正在侦办
- (2023-06-28)全球快资讯:老树 | 天气特么真热,提刀宰一西瓜。吃个淋漓痛快,胜过总是看花。
- (2023-06-28)港股收评:恒指涨1.88%,恒生科技指数涨2.57%
- (2023-06-28)数实融合”为长三角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环球观察
- (2023-06-28)全球报道:出师不利!温网开赛前中国军团遇挫 两人资格赛首轮出局
- (2023-06-28)菲律宾将一项基因编辑香蕉列为常规香蕉
- (2023-06-28)【独家焦点】“八八战略”20周年,AI画出来的浙江会是什么样?
- (2023-06-28)职场里,你“混日子”的样子一点也不酷,只会越混越惨-当前播报
- (2023-06-28)当前热文:39岁贾玲再次胖出天际 网友担心其健康_贾玲又胖了
- (2023-06-28)法拉第未来称新增9000万美元融资承诺 天天时快讯
- (2023-06-28)滚动:惊呆!女子全身皮肤红得发紫犹如火龙果,元凶竟是花20块钱买的……
- (2023-06-28)腾讯控股(00700)6月26日耗资约4.01亿港元回购120万股
北京丰台首次发布“城市场景清单” “给优惠”转向
今日原油期货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6月27日)-环球快播
天天速递!毕马威将在新一轮裁员中削减5%的美国工作
纳微科技(688690):6月27日北向资金减持4.44万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