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不振,先别忙着出台政策 全球播报
2023-06-23 18:56:59 来源:浩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而民间投资下降0.1%。
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显然不是一种好现象。如果民间投资不能有效激发,不能步入良性增长轨道,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一些长期以来都是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来说,民间投资不振,可以说对地区经济增长是致命性的。
面对民间投资不振,很多地方开始出台各种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措施。如上海市出台的《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就从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完善民间投资融资服务、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推出了20条政策措施。其他地方也都出台或酝酿出台类似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想以此激活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热情。
应当说,这些政策措施都很重要,也一定能够对推动民间投资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到底作用能够发挥到什么水平,能否让民间投资者真正从内心愿意投资、敢于投资、积极投资,就很难说了。特别是生产性投资,能否成为民间投资者投资的重点,从而为稳定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调查、全面分析、理性判断、客观研究。
笔者的观点是,虽然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民间投资比较低迷,甚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呈现比较明显的低迷现象,但是,也不要急于出台鼓励、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而要先把民间投资不振的原因搞清楚,把问题的症结找到。否则,即便出台再多政策,也很难让民间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投资、主动投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实际上,民间投资不振,最关键的并不是民间投资者主观上不想投,也不是民间投资者没有能力投,而是民间投资者的顾虑很多、信心不足,是相关的政策没有找到能够让民间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投资、主动投资的切入点,是多数地方只知道民间投资不振,而不知道民间投资不振的原因。自然,所出台的政策,也就只能是大同小异,根本不适合民间投资者的需要,也没有真正释放出鼓励民间投资的良好信号,无法让民间投资者从这些政策中看到重视民间投资的诚意,又怎能让民间投资者敢投、想投、真投呢。
从地方对待民间投资的态度来看,多数地方仍然是把落脚点放在房地产领域,亦即为了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迷,可以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购房补贴、引进人才、鼓励生娃等,都是围绕房地产而展开,是在帮助开发商推销房产。相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政策大多是浮于表面,根本不接地气。能够赋予给实体企业的政策,也都是国家层面的,地方层面极少极少。在房地产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者投资的空间也就很少了。相反,如果实体经济领域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像房地产领域一样多,民间投资可能也就不会出现目前这样的现象。毫无疑问,地方对待民间投资的表面热、内在冷,语言热、行动冷,口号多、政策少,是导致民间投资不振最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从政策上破解,应当成为地方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应当成为决策层和管理层认真研究的重点。
对给予民营企业的政策承诺不能兑现,也是影响民间投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从对一些地方民营企业的调查来看,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做出的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承诺,由于地方偿债压力大、资金调度能力下降、政策兑现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导致很多承诺的政策不能兑现,从而影响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一些原本应当投资的项目,也被迫停止或下马。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地方政府的信用和形象,更对地方的营商环境影响很大,如何解决,需要政策上给予明确或破解。
当然,对于民间投资能否进入的领域,在政策上也是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的。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突破的难点还是比较大的。如民航领域,在航线供给不能公平的情况下,纵然允许成立民营航空公司,也是半开放的。又如铁路建设,民间投资能否真正进入,也是半公开、半开放、半透明格局。因此,如何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开放度、开明度、开通度,可能需要决策层认真研究和思考,出台能够让民间投资放心投资的政策。
总之,民间投资不振,应当找出原因,找到症结,在此基础上,再出台政策。政策不需要多,而要精,要有针对性。与其出台二十条、三十条泛泛而谈的政策,不如出台三到五条有用的政策。民间投资与民营企业的经营思路一样,不喜欢虚的,而要实的。有突破,就是好的。没有突破,再多的政策也是摆设。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3)民间投资不振,先别忙着出台政策 全球播报
- (2023-06-23)用9个月婴儿做实验,他的育儿方式害了万千宝宝,现今却风靡中国|全球看点
- (2023-06-23)还有两天!“青岛啤酒白啤生活家营地”等你来玩
- (2023-06-23)西南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莫做“光想青年”“略懂先生”“坐等过客”
- (2023-06-23)观点:英国6月制造业PMI为46.2
- (2023-06-23)焦点讯息:花旗:预计今年国内千款网游可获批版号,进口游戏总数有望破百
- (2023-06-23)辽宁营口一钢铁厂发生烫伤事故 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
- (2023-06-23)辽宁一钢铁厂烫伤事故致4死5伤 基本信息讲解
- (2023-06-23)【全球时快讯】哈尔滨森林消防:端午在岗备勤
- (2023-06-23)观热点:湾区人才岛·AI电商产业园落户江门人才岛
- (2023-06-23)广西贵港遇强对流天气|今热点
- (2023-06-23)环球实时: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 (2023-06-23)韩国总统在越南大谈这一“威胁”
- (2023-06-23)端午“粽”动员 | 白山江源:浓浓粽香情
- (2023-06-23)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第11轮制裁-世界球精选
- (2023-06-23)天天要闻:非洲观察丨美元霸权危害非洲经济 多国人士呼吁“去美元化”
- (2023-06-23)世界聚焦:连续免签!拜仁官宣第2援:与德甲助攻王签约3年,再挖多特主力
- (2023-06-23)四川自贡大安举办2023年端午节文艺演出活动
- (2023-06-23)为建立王朝加码,杨鸣计划签约西甲冠军中锋,周琦不再是唯一选择
- (2023-06-23)原油走势分析最新消息(2023年6月23日) 焦点热讯
- (2023-06-23)环球快看:大和:上调中国电力(02380)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降至3.9港元
- (2023-06-23)吉他弹出了古琴味,“水墨音乐”如何养成?对话陈则钊_天天微资讯
- (2023-06-23)全球今热点:高薪留人、股权激励:四大猪企签互不挖人公约背后人才争夺激烈
- (2023-06-23)全球短讯!陈根:人体粪便可预测痴呆风险
- (2023-06-23)你在办公室见过最荒唐的事是什么?
- (2023-06-23)脏脏包为什么能火?-快看
- (2023-06-23)【全球播资讯】江西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观摩现场会举行
- (2023-06-23)环球热议:方述华带队督导检查绿园区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工作
- (2023-06-23)【天天新视野】吉林推出百余项活动 促端午节假期文旅融合发展
- (2023-06-23)第十七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站)圆满完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