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法集资司法解释是什么?
2023-08-31 20:16:41 来源:法问网
最新非法集资司法解释是什么?我国对于非法集资各类违法行为,规定了量刑的方法。要注意非法集资只是一种犯罪行为,但不是一项罪名,非法集资相关罪名有欺诈发行、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等。这些罪名的行为手段为非法收集资金,目的为非法占有资金。犯罪者一般筹集资金后,不会将资金用于正途,而是进行其他犯罪或者直接挥霍。以下是非法集资解释:
(相关资料图)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及特征
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非法集资的四大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二、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从上述规定看出,尤其是刚刚出台的解释,对富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众筹和P2P模式的影响极其大。简要分析如下:
(一)对P2P的影响
关于P2P问题,之前央行曾经指出三条红线,这些红线其实就与非法集资有关。具体如下:
央行界定三类P2P涉嫌非法集资P2P平台回归中介属性中国式P2P网络借贷野蛮生长及其所遭遇的非法集资质疑,两者界线有望进一步明朗化。
2013年11月25日,由银监会牵头的九部委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网络借贷与民间借贷、农业专业合作社、私募股权领域非法集资等一同被列为须高度关注的六大风险领域。
如何界定P2P网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人民银行条法司相关人士给出了明确的风险警示,要求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经营红线。
央行对“以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行为”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1、为当前相当普遍的理财-资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此类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即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这些借款人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即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用于自己生产经营,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此类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央行条法司为P2P业务开展给出了三点风险警示,“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如何确保P2P平台能够回归撮合的中介本质?央行提出的方案是,建立平台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
“平台不直接经手归集客户资金,也无权擅自动用在第三方托管的资金,让P2P网络借贷平台回归撮合的中介本质。”
在央行条法司上述人士看来,许多发生资金风险涉嫌非法集资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了募集后有效控制和使用资金,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开立账户直接归集资金,对于资金的使用行为缺乏有限监管。
同时,央行还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出借人应当对利率畸高的“借款标”提高警惕。
这意味着P2P网络借贷平台应当尽到一定程度的审核义务,并向借贷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
对于出借人而言,央行指出,其不应过分追求高利率的借贷回报,应当综合考虑利息收入和资金风险,作出理性的投资选择。
由上述看出,无论是央行官员划定的界限还是两高的解释,都剑指非法集资,对于依靠平台公平募集资金承诺回报,为己所用或为他人所用的P2P模式,都可能存在触犯非法集资犯罪的法律风险。
(二)对众筹的影响
众筹有4种模式,股权类、债权类、回报(或奖励类)及捐赠类。其中债权众筹在国内体现为P2P这种形态,业界已经专门把其划分为互联网金融一个门类,因此,我们所说的众筹是不包括P2P在内的侠义的众筹。下面就分类进行分析:
1、对于回报类众筹
如果规范运作,严格审核项目发起人资质,对募集资金严格监管,该种模式采用的是预售 团购模式,目前是比较安全的众筹模式,不会触犯非法集资红线,当然,一些利用该模式实施的虚假回报众筹则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类中的集资诈骗犯罪。
2、对于捐赠类众筹
如果规范运作,从事公益慈善或梦想帮助,则不存在法律障碍,反之,如果以此实施诈骗则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类犯罪中的集资诈骗犯罪。
3、对于股权类众筹
股权类众筹目前是存在最大法律风险的众筹模式,最可能涉及的犯罪是非法集资犯罪中(广义的非法集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司法解释把虚假发行股份、擅自发行股份归入非法集资犯罪大概念中界定)的擅自发行股份犯罪,该罪有两红线不能碰,一是公开(不限制人数,因为涉及不特定人),二是超过200人(虽然有些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超过200人,但是特殊原因造成,原则上不允许突破)。
纵观股权类众筹,如果采用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模式,那就必须公开或者超过200人,就有可能直接触犯擅自发行股份罪。我们看到部分股权众筹采取了创新和保守的方式,采用实名认证的投资人,限于特定的投资人中间并不对外,然后采用线下一对一方式单谈,再以合伙基金方式投入股权。但是,这种方式基于如何理解“公开”与“不特定”,作为众筹监管机关的证监会目前还在调研中,如果套用2014年3月31日的规定,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非法集资是未经合法批准,无合法资格的人或机构,对公众进行基金的筹集并承诺高额利息回报的违法行为。非法集资和网络借贷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但非法集资和众筹等筹集资金的模式,很容易滋生非法集资犯罪。非法集资手段众多,但都可以防范,受害人应直接报警处理。
非法集资罪的数额怎么确定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31)最新非法集资司法解释是什么?
- (2023-08-31)保险重疾险都保哪些病?
- (2023-08-31)火气十足遭小动作干扰,梅西一把打开对方手臂并推了一把
- (2023-08-31)比亚迪押宝人形机器人,仅投资200万是不是太小气?
- (2023-08-31)仙剑奇侠传5破解(仙剑5破解版)
- (2023-08-31)福州电信提速(福建电信提速)
- (2023-08-31)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关于莫斯科证券交易所简述)
- (2023-08-31)中广核技拟4.95亿元买贝谷科技股权 配套募资不超3亿
- (2023-08-31)莫尔道嘎黄火地遗迹(关于莫尔道嘎黄火地遗迹简述)
- (2023-08-31)荷花豆腐大虾(关于荷花豆腐大虾简述)
- (2023-08-31)为什么说比亚迪并购美国捷普一石三鸟?
- (2023-08-31)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下调招行目标价至51港元 评级“增持”
- (2023-08-31)国富小红花致夏版重疾险值得买吗?
- (2023-08-31)快讯|青岛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15.72%
- (2023-08-31)券商股持续退潮 科创50一枝独秀 下一阶段市场风格如何演绎?|晨会博弈
- (2023-08-31)迪士尼动画:为何故事总是王子和公主,却又不重视王子形象
- (2023-08-31)融创中国:上半年收入约 584 亿元,境外债重组有望年底前完成所有流程
- (2023-08-31)海通证券(06837)拟回购3亿-6亿元A股股份
- (2023-08-31)来伊份急需业绩解药
- (2023-08-31)高新交警进工地宣传交通安全
- (2023-08-31)养多肉10年,总结出“4句口诀”,9月这样养,叶片鲜艳又肥美
- (2023-08-31)邮储银行下调定存利率
- (2023-08-31)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新老交接 责任传承
- (2023-08-31)魔兽怀旧服挂机宏(wow挂机宏)
- (2023-08-31)贵州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原组长陈罡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2023-08-31)会计初级考试教材在哪买
- (2023-08-31)Apple发布iPadOS17打造更个性化的iPad
- (2023-08-31)我在“三下乡”|济宁医学院:筑基层医疗体系,守乡村群众健康
- (2023-08-31)2023浙江舟山市部分市属事业单位紧缺岗位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一)
- (2023-08-31)天益医疗专注医用高分子耗材领域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