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为什么“杀”很大
2023-06-24 08:35:32 来源:科普中国网
儿童节过去没多久,年中大促618又来了!一大波活动、购物打着“爷青回”的旗号,让小伙伴们齐声大呼“童年回忆‘杀’疯了!”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为什么想要“回到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击中了我们的“软肋”,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奉上了眼泪和钱包呢?
(资料图片)
图源:soogif
1、“回忆杀”的作用机制
当提到回忆时,有一个词与它联系紧密,而且我们常常将它和回忆不加明确区分地使用,那就是——记忆。
从内涵及研究历史上来看,回忆是意识心理学讨论的课题,是一种将过去经历的东西唤回并再现的意识活动。在艾宾浩斯的《论记忆》中,他将回忆定义为带有过去意识和情景意识的再造,回忆的再造比记忆的再造更丰富。记忆则是机能心理学讨论的课题,不是意识活动,而是一种将过去经历的东西保存下来,从而使其有可能在以后被唤回当下的心理机能。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渐明晰,记忆是回忆的生理学基础,并且通过回忆活动表现出来。
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
所以,“回忆杀”面向的是经历了同一时期、年代的群体,他们共同拥有关于这一时期文化和情感的“回忆”。精明的商家通过创造条件使引起回忆的要素出现,在不经意间把受众拉回到过去的年代,从而拉动消费。尤其当受众数量较多时,“回忆杀”加强了受众之间的心理联结和情绪共鸣,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人们不仅愿意为这一要素买单,也愿意为这一要素的诸多衍生物买单。
2、回忆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将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前者是回忆任务的指引,目的是根据需要唤起特定的记忆内容,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是可以自控的。后者则是无预定目的的指引,是人们自然自发地想起某些经验。无论是哪一种回忆,通过合理的运用,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意义。
图源:拍信创意
第一,回忆能拉近与新事物间的距离。回忆所体现的是已经过去了的、既定的事实,证实了过往情绪、行为、认知的现实存在。当我们需要借助回忆认识新事物,学习新内容时,这类既定事实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些积极帮助,减少学习成本。
因此,在面对新任务时,如果能寻找到其与过去拥有经验的联结点,使经验连贯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效率。
图源:拍信创意
第二,回忆强化了共同体意识。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就提出了“集体回忆”这一概念,杨·阿斯曼、保罗·康那顿等人也对其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当我们身处社会中时,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产生各式各样的联结,社会因此得以延续和维持。即使处于同一时期或同一群体的人素未谋面,借由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再现相应的资料产生联结,也能触发潜意识中的共情和归属感,自然而然地形成共同体,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适当地借用共同回忆,迅速拉近交往的距离。
图源:拍信创意
第三,回忆也是治愈的过程。美国北达科他州州立大学教授克雷·罗德里奇及其团队在进行对照试验后发现,适当的“怀旧”可以使人情绪变好,缓解孤独、无聊与焦虑,且身体感觉更为温暖,也更乐于向其他人传递温暖,研究者将此总结为“温暖效应”。
所以说,适当的回忆会使个体更富乐观与自信,使人更有“人性”,也能有助于环境适应,疗愈过去未尽的遗憾和缺失。
3、科学对待“回忆杀”
除了游戏,当人们在面对动漫、影视剧等多种形式的“回忆唤起”时,一些人成为回忆的坚实拥簇者,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好,而一些人则认为回忆一文不值。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待回忆呢?
图源:自己拍的
首先要学会辨明回忆的真实性。有时候我们对明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却非常肯定,并且能从记忆中撷取的现象,叫作“虚假记忆”。大脑记忆的信息受到社会环境、诱导性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会自动组合重构,令我们相信自己脑海中存储的记忆是完全真实准确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会选择性地摘取其中感受愉悦的部分放大而无视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容美化回忆,尤其是不断反复强调回忆中的某一类情绪或情景时,会加重虚假回忆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谈论回忆时,需要尽量谨慎地看待并思考它对于当下的意义,不做盲目的比较。
图源:拍信创意
其次,要避免过分沉溺或完全逃避回忆。研究者发现,长期沉迷怀旧的人群,可能会因为过度沉迷而逃避现实。而完全逃避回忆的人,则可能具有较低的自我恢复力和自尊,不能帮助个体感知生命的意义、应对死亡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适当的回忆频率,平衡回忆与现实,避免在回忆中过度内耗自我,关注“当下”的生活和“我”的价值,恰当地利用回忆作为经验,指导现在的行为,不过度聚焦过去,不完全脱离存在。
图源:拍信创意
我们的青春不会因为游戏下架、偶像结婚、潮流淘汰而结束,也不会因为动画翻新、游戏重置、老歌重唱而回到过去。在掏腰包为回忆付费,抽纸巾为过往拭泪的同时,更应该把握好可接受的程度,让回忆成为助力我们前行的燃料。
作者:飞行小猪,教育专业博士。
审核专家:黄河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童年回忆,为什么“杀”很大
- (2023-06-24)环球快资讯丨哥哥回来的夏天读后感三年级_哥哥回来的夏天读后感
- (2023-06-24)粽叶飘香,话端午 ——恩阳区花丛小学开展端午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2023-06-24)多只成份股反弹助本地股市止跌企稳 海指微涨3.43点 每日速递
- (2023-06-24)焦点消息!乒乓爆大冷!36岁韩乒美女惨遭一轮游出局,国乒小将轰出8-1
- (2023-06-24)日元货币阻力支撑点位分析报告(6月21日)
- (2023-06-24)[三年期基金] 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优选:褚艳辉、秦闻共同管理 三年浮盈0.27亿元 管理费净赚106.21万
- (2023-06-24)如何定制完美的王子紫色雨衣,圣诞节送给女友并用真心的祝福语表达感情?|每日速看
- (2023-06-24)“卧龙凤雏”?两大核心公司公告偏利空,人工智能分歧加剧 全球滚动
- (2023-06-24)世界信息:《功勋》《大决战》《我们这十年》获得本届电视节评委会大奖
- (2023-06-24)重庆四环来了!这几条高速公路涉及璧山
- (2023-06-24)央行本周开展4160亿元逆回购 专家预计资金面有望平稳跨季_快资讯
- (2023-06-24)热文:加油站也卖现磨咖啡了,你想喝吗
- (2023-06-24)资讯:沪指失守3200点,市场底在何方?分析称节后大概率将企稳
- (2023-06-24)巨头互打小报告?谷歌(GOOGL.US)给美政府写信称微软(MSFT.US)垄断云行业 天天微头条
- (2023-06-24)宁夏银川一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 现场搜救出38人 全球独家
- (2023-06-24)甘肃民勤:小粽子包裹大爱心_天天时快讯
- (2023-06-24)全球焦点!“天宫”空间站电推进发动机首次实现在轨“换气”
- (2023-06-24)北溪天然气管道是哪个国家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对中国影响)
- (2023-06-24)港股:证监会发布更新指引
- (2023-06-24)垃圾分类现场观摩会走进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23-06-24)新化县公安局科头派出所3小时侦破盗窃案_全球即时
- (2023-06-24)存款利率降了,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 (2023-06-24)烟台海关查获违规携带进境人体胎盘素注射液 讯息
- (2023-06-24)焦点热门:PICO斩获618 XR品类销量榜冠军
- (2023-06-24)快报:德银(DB.US)即将上任的高管拟改革零售和财富部门
- (2023-06-24)剧情反转!电诈“受害人”竟是参与赌博的违法行为人-热点
- (2023-06-24)全球快消息!四川双流:赛龙舟 迎“大运”
- (2023-06-24)襄阳房价全线下跌,不过跌幅都不大,襄阳楼市靠什么支撑呢?-时讯
- (2023-06-24)6月21日基金净值: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最新净值1.1001,跌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