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盛夏,如约而至 环球速看料
2023-06-21 21:11:40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6 月 21 日消息,2023 年 6 月 21 日,迎来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夏至通常会在每年 6 月 21 日或 22 日这两天。夏至,顾名思义就是最炎热的时节即将到来。也就是说,夏至后,天气将更加炎热,还请各位小伙伴不要忘了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黑夜最短,愿快乐最长。
(资料图片)
夏日之至
天文角度来看,夏至这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也将迎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 15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 73°32′。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已经达到了一年中白昼时间的“最长”,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白昼时间又会逐渐变短。正如那一首古诗中所说:“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 云日历,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夏至起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关于夏至,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IT之家小编不妨给大家讲一讲。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养了一个姑娘,这位姑娘针线活的本领非常了得,因为心灵手巧,因此家人给她取名为巧姐儿。巧姐儿不仅模样生得清秀端庄,而且心地善良,加上精湛的针线绣花的功夫,因此在巧姐儿成年时,求亲事的人家便一个接一个。而最终,家人选择将巧姐儿嫁到村里的赵财主家。
出嫁后第三天,按风俗巧姐儿应该由女婿陪伴着回门去,也就是回娘家。回去之前,赵财主家的公公、婆婆和丈夫出于风俗礼节,吩咐巧姐儿在太阳下山前做十双袜子、十双鞋子和十个烟荷包带回来。善良的巧姐儿以为这是真的,于是回到娘家后顾不得和家人团聚,便开始赶工做这些东西。结果那天太阳下山时,巧姐儿只做出了七双袜子,七双鞋和七个烟荷包,怎么也做不完了。巧姐急得哭了出来,这时候,屋里进来了一位老奶奶,了解了巧姐的情况后,说不用急,我来帮你。
老奶奶向巧姐借了红丝线,把红线向天上一抛,结果红丝线竟然越飞越远,直到飞到太阳旁边,围着太阳绕了一圈,尽然将太阳拴住了,就像放风筝一样。太阳要向西山落下时,巧姐将红线的这头轻轻一拽,太阳又被拽到了东边,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被延长了。在老奶奶的帮助下,巧姐最终完成了任务,也赢得了公公家人的喜欢。但自此,公公婆婆却让巧姐做更多的针线活。终于有一天,半个太阳落下山的时候,巧姐手里的红丝线轻轻飘了起来,带着巧姐向天边的云霞飞去,丈夫家里的人任凭怎样都没能抓住巧姐,而巧姐则义无反顾地向天边飞去。
后来,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夏至。
夏至气候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对流气流带来的强降雨,往往会带来气象灾害。
▲ 小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夏至,记忆中那时候的夕阳比图上的更美夏至时节在江淮一带正是梅雨时节,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
而夏至期间最主要的特点还是“热”,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桑拿天气。
夏至养生
夏至后,天气会非常炎热,如何防暑降温是这一段时期养生的重点。首先“心静自然凉”,夏至期间应该尽量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避免烦躁、激动或紧张。
夏至期间,让人容易口干舌燥,火气大,人容易食欲不振,这个时候适宜吃些清淡食物,开胃又消暑。例如绿豆汤,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此外还有荷叶,荷叶味苦性平,具有消暑化秽浊的功效。夏日如以鲜荷叶包《六一散》煎服,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可清暑利湿。此外,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夏至风俗
夏至吃面
夏至有很多习俗,最盛行的是吃面。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道:“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当然,不同地区吃面的习俗也有不同,例如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常常把面拼为薄饼,烤熟后夹上豆荚、青菜、豆腐和腊肉等,先祭祖,祭完祖再吃,还可以馈赠亲友。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称重
有些地方这一天还时兴称重量。据说在夏至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都不怕。现在夏至称重的习俗很少了,不过古时候缺医少药,一旦生病就难以很快痊愈,人们对夏至称重情有独钟。这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称重时,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还有人报重,场面十分热闹。
本文源自《今日夏至:昼晷云极,蝉躁心切静》,略有修改。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1)今日夏至:盛夏,如约而至 环球速看料
- (2023-06-21)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开展“邻里服务日”主题活动
- (2023-06-21)越是大场面大动态就越彰显其价值,用音响振膜做的耳机的确够奇特
- (2023-06-21)龙栖湾国际康乐度假庄园房价(龙栖湾国际康乐度假庄园) 全球今热点
- (2023-06-21)工作鼓励的短信(鼓励的短信简介介绍) 世界资讯
- (2023-06-21)10713学校代码 10710学校代码 世界简讯
- (2023-06-21)梦幻西游暴躁外皮 暴躁外皮
- (2023-06-21)公益微视频|珍惜粮食,你我有责
- (2023-06-21)【天天报资讯】四川甘孜州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 (2023-06-21)台媒曝炎亚纶去记者会未提前告知 带7人闯入现场
- (2023-06-21)【天天快播报】“甜咸大战”又开打了!端午节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一组数据揭开实情
- (2023-06-21)全球信息:我害怕鬼原版歌曲_我害怕
- (2023-06-21)每日头条!工信部:制定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升级版工作方案
- (2023-06-21)天天观速讯丨从“走出去”到“走上去”,高质量出海成为中企全球化新命题
- (2023-06-21)且行且珍惜的前一句_且行且珍惜的上一句
- (2023-06-21)十字以内小情话_一句小情话
- (2023-06-21)天天百事通!张颂文新剧杀青后向粉丝鞠躬:感谢在现场等候的粉丝
- (2023-06-21)你会买吗?2025年20%的iPhone是印度制造:苹果加速转移
- (2023-06-21)【妙益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年度储能行业卓越BMS供应商
- (2023-06-21)粉笔港股跌38.47%
- (2023-06-21)黄岩城投、黄岩国资分食浙江台州2宗商住地,成交价7.18亿元
- (2023-06-21)看点: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循环经济产业公司转转集团入选
- (2023-06-21)焦点科技涨5.31% 机构净卖出1.68亿元
- (2023-06-21)消息!主力复盘:6亿抢筹银行 16亿砸盘昆仑万维
- (2023-06-21)天天新消息丨海尔洗衣机618:行业首创、用户首选
- (2023-06-21)江西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观摩现场会举行
- (2023-06-21)篮球火台词_篮球火经典台词语录-环球即时看
- (2023-06-21)证监会:优化债券审核注册机制 全球微动态
- (2023-06-21)【全球新要闻】赛龙舟、包粽子......各地如何过端午?热闹场面来啦
- (2023-06-21)宏观策略专题报告:青年就业为何与服务复苏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