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放开限制让富人消费买房,北师大教授:救楼市指望不上刚需 热讯
2023-06-24 04:24:22 来源:光宇吐楼市
房地产发展到今天,的确走在了非常关键的风口上,向左还是向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可以说坚持了好多年,但眼下楼市和经济的困难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资料图)
于是,救市成了当前非常热门的一个关键词,而放开限制也是很多专家呼吁的方向。比如对一线城市的限购等政策全面放开,也包括对一些高端消费放开等。
近日,在某论坛上, 经济学家马光远就表示,要让有钱人消费起来没有顾虑,因为有钱人消费能拉动就业,是有利于穷人的 ,只要不是过度奢侈的消费,那都是别人自己的事,不应该去限制。
此话一出,立刻引发了热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人认为确实有道理,让有钱人消费起来,为经济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也有人担忧,他们消费能在国内吗?能为国家做贡献吗?更别说一些转移资产和违法行为了。
当然马光远也没有忘了直接评论房地产, 他表示,过去多年房地产领域有个最大的谎言,就是地不够。 他表示,“北京的房子涨不涨价跟供求有关系,你想拿地到处有地,你开着车到北京溜几圈,看看有些地还空着,小的可以变大,矮的可以变高,全看怎么规划。”
我不否认地方在放地时候的节奏把控,肯定有助推房价的动力。但是我们绝不能睁眼说瞎话,合着房地产的问题就是因为房子不够住吗?确实应该加大土地供给,可是然后呢?房子盖了一大堆,卖给谁?过去你盖多少房子都能被炒房的给消化掉。
马光远的话明显有转移公众视线的嫌疑,把房地产问题都归结到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问题上,那就是土地不可能无限供应。中国地大物博,理论上怎么也住得下,可你也知道不可能哪里都盖成房子。
这就好比有人总是说,房价不高,你买不起房是因为你就应该住保障房,至于保障房不够,那就不是他们的问题了。所以,又把问题给转移了。
所以,我对马光远说的让有钱人消费的动机持怀疑态度。不过我们也应该从马光远的话中得到启发,的确是可以考虑适当鼓励有钱人如何消费了,当然是在做好各种监督和防范措施基础上。
这又让我们想起了, 马光远过去曾说过的话,“富人以后不会买房子投资了,穷人才会!” 你看他最会用富人和穷人的对立来找话题了。
其实他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有钱人在房住不炒之下失去了对房地产的投资兴趣。所以, 马光远前不久也表示,现在是房地产调控政策退出的最好时机,已不需要房地产调控,限购等调控措施都应该彻底退出,一点尾巴都不留。这个时候放开,根本不必担心有人炒房,如果有人炒房,那真的是来救房地产的天使。
其实,马光远也是想表达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变天。如果真的没有了炒房者,那确实限制炒房的政策或许也就可以适时退出了。那楼市指望谁来恢复元气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之前 北师大教授董藩的一席话,“刚需撑不起救市的责任,因为刚需永远不会带头冲进市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言外之意就是只能靠炒房、投资,要知道,董藩一直是毫不掩饰对炒房支持的人,他说过“投机炒房可以平抑房价”。
其实对于他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指望刚需救楼市确实不现实,我认为国家不会因为刚需撑不起救市的大任就会允许炒房者肆虐。而且即使刚需对楼市的贡献小,但是确保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可今天大家的心态跟两年前又不太一样,现在可能更加心情复杂,比那会变得更加理性,普通老百姓中,很多刚需不敢买房,改善也不敢买,炒房者投资者更不买。那楼市还能指望谁呢?
6月20日第一财经的文章《 楼市疲软下的独特现象:多城千万以上高端住宅热销 》或许能说明一定问题。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总价超1000万元的新房成交量同比上涨,特别是杭州、厦门、东莞、佛山、成都几个城市,总价1000-3000万的高端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涨超120%,显著好于去年同期。
专家表示,当前楼市的支撑主要来源于改善和高端住宅需求,但高端住宅版块相对于楼市而言,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虽受市场与经济宏观影响相对较小,但 其体量不足以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企稳。
6月21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应有信心》表示,房地产市场再度进入胶着状态。应该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促转型,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也重点提到了对改善需求的关注。文章表示,“ 在需求端,对于改善性需求应高度重视,深挖潜力。改善性购房需求未来将逐步增多,且潜力较大。 这部分人群的支付能力和偿还贷款能力较好。对于改善性住房需求应进一步合理支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其购房成本,以调动他们住房消费的积极性。”
我承认刚需和改善是最稳定的购房基础群体,可他们也是比较弱的群体。当然改善群体中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真的没钱,一部分很有钱。但眼下就真的只能指望投资炒房者来救楼市了吗?
除了马光远,之前也有专家呼吁, 唯一的办法就是“陆续全部取消限购”,刺激富人“进场买房”,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买。 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普通人,最后共同买房,推动楼市回暖。
董藩说的话有一点没毛病,那就是刚需胆小,他们确实比不了,你拿出千分之一买房,我拿出百分之两百买房,压力能一样吗?能不胆小吗?
富人和炒房者胆子是不小,可他们比谁都精明,就怕他们比谁都跑得快,指望他们为经济做贡献,现实吗?我不知道。我希望可以。
这些年一些网红专家说的话很有现实意义,我们不能说错,甚至还得到很多人的“是大实话”的赞美,但我认为这恰恰就是问题。他们的观点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但也暴露了复杂的社会问题。
就好比刚需救不了楼市,只有炒房者才能救,好像是很真实的大实话,可是我们会让楼市继续回到从前吗?我们救市的目的是什么?救得了一时,救得了一世吗?可持续吗?
最后,还是用经济日报的话说,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从过去的快速上涨逐步过渡到总量少一点,速度慢一点,平稳发展的阶段。调整阶段正蕴藏改革契机。”其实,我们的预期已经降下来了,或许这样就好很多。不再被牵着鼻子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就行了。
实际上,我们都说反了,不是刚需跟着炒房者跑,而是炒房者跟着刚需跑,当刚需跟不上的时候,炒房者跑得更快。过去,炒房者赌的就是刚需输不起。刚需被掏空后,指望他们回来救?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4)专家:放开限制让富人消费买房,北师大教授:救楼市指望不上刚需 热讯
- (2023-06-24)绞股蓝泡水喝的禁忌_绞胶蓝 焦点播报
- (2023-06-24)每日关注!港元拆息全线下跌 隔夜息连跌三天-动态焦点
- (2023-06-24)环球新动态:欧盟监管官员称推特有“强烈意愿”遵守数字内容法规
- (2023-06-24)环球讯息:为什么有些vlookup函数引用不了_为什么vlookup引用不到数据
- (2023-06-24)盘点报告总结怎么写仓库_盘点报告总结怎么写
- (2023-06-24)当前关注:张家界也有茶颜悦色了,喝一杯奶茶把风光打包带走
- (2023-06-24)全球消息!打通家门口的“堵点”!
- (2023-06-24)漳泽农商银行“粽”情节日美好
- (2023-06-24)正观漫读|眼光往长远看,姿态往低处放,凡事往好处想 当前播报
- (2023-06-24)天天要闻:高考之后如何提高自己?Epic员工给你暑假建议!
- (2023-06-24)北京丰台站开通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750万人次 当前动态
- (2023-06-24)八方旅人直播庆祝冒险五周年_热闻
- (2023-06-24)实时焦点: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演绎“惊蛰”
- (2023-06-24)2022年重庆破获毒品案件3800余起 缴获各类毒品380公斤
- (2023-06-24)全球速递!paypal怎么充值到余额_PayPal怎么充值
- (2023-06-24)全球快讯:保研可以报几个学校2022年_保研可以报几个学校
- (2023-06-24)片仔癀和同仁堂 随时会起来,耐心等待|全球报资讯
- (2023-06-24)全球消息!注意!湘江干流水位可能全线超警戒!
- (2023-06-24)“中国天眼”,又一重要发现→_动态
- (2023-06-24)香港与毛里求斯税务协定今日生效 当前短讯
- (2023-06-24)广东各地排查不停歇,拧紧燃气“安全阀” 当前视点
- (2023-06-24)全球快资讯丨客家祖地划龙舟 热闹欢腾庆端午
- (2023-06-24)全球热推荐:世茂集团:预期内部监控检讨将于7月完成 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
- (2023-06-24)一堆比B站还刺激的公众号
- (2023-06-24)上海农商行行长顾建忠提拔早45岁就任该职 曾在上海银行多年-天天微动态
- (2023-06-24)天天快资讯:史无前例!ChatGPT能设计芯片了,谷歌&英伟达&三星更早都在布局!
- (2023-06-24)LME调整部分商品保证金标准
- (2023-06-24)具俊晔被曝吸毒后首露面,撇下大S携队友拍节目捞金,内心好强大|环球讯息
- (2023-06-24)世界热资讯!卓航控股: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9200万股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