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2023-06-30 18:13: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29日电 题: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相关资料图)
作者姚占山 李江宁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在文人墨客的诗词里,青海这片土地曾是荒凉和风沙的代名词。然而,如今的中国生态大省青海早已旧貌换新颜,绿色和生态成为青海的新标签,“中华水塔”“三江之源”“中国湿岛”等名称越来越响亮,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名片也越来越耀眼……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这里是青海湖北岸的克土沙区,“克土”,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地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全是黄沙,经过4代治沙人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黄沙地已经变成了绿洲。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象,让身为林业站工程师的石德荣很是骄傲。克土沙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占青海湖沙漠化总面积的57.6%。全境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图为青海境内草原风光。 李江宁 摄生态责任之下,地处青海湖北岸的海晏县党委、政府一直把防沙治沙作为首要工作来推进,自1980年开始便对县域内0.4万公顷的沙区实行了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和固沙方式,全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从9.9万公顷减少至6.62万公顷。
截至目前,青海全省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74.86万公顷,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57.4万公顷,2021—2022年完成17.46万公顷,全面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2个,封禁保护面积达58.26万公顷,沙化土地年均减少2.12万公顷,沙化程度指数从3.17下降到2.94,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防沙治沙机制不断完善,沙区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沙区生态实现系统治理,生态工程带动产业富民,治沙成效赢得各界认可,沙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发展空间稳定拓展、绿色屏障更加牢固。
寒旱地带的“绿色奇迹”
寒旱地带的“绿色奇迹”创造者段国禄,是青海省金融系统大寺沟绿化区护林员,1973年生于西宁市湟中县维新乡(今湟中区共和镇)。30年前的段国禄还是个毛头小子,初中毕业后当了几年放羊娃,随后跟随“省长爷爷”尕布龙加入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队伍当中,那年,他18岁。“那时候的北山真的是寸草不生,风沙特别大,一到晚上,我们几个人都要攥着帐篷四个角,一不留神,帐篷就要被掀翻,实在坚持不下去,好几次跑回家,后来还是回到了山上。”当时的段国禄怎么也不会想到西宁城竟然还有比湟中老家更艰苦的地方。
据查证,北山的主要岩体为红色泥岩、砂岩,其间还伴生大量“羊脑石”(石膏岩),山势陡峭、岩石密布、土壤贫瘠是北山最基本的地貌特点。土壤类型为栗钙土,结构疏松,保水性差。有人曾经断言:在这个地方植树造林简直就不可能。
图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治沙成效。 青海省林草局供图为了改变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启动了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并成立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1993年,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尕布龙背起行囊,一头钻进荒山沟,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专职副总指挥。尕布龙带领工人们一边修路,一边引水,为了改善土质,他们用背篼把黄土背到山上,用尖镐凿“羊脑石”,为了这一片绿色,他们吃尽了苦头。
现在,林子长起来后,山上已经形成了小气候,降水多了,风沙也少了,树木的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形成了良性循环。为了守护这片绿色,段国禄和妻子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全部贡献在了山上。如今的北山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一条硬化路直通山顶,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错成网,一棵棵挺拔的树木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生机盎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南北山绿化工程一、二、三期建设共完成西宁周边荒山绿化3.44万公顷,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青杨、河北杨、山杏、山桃、沙枣、暴马丁香等乔木8728余万株,同时混交柽柳、柠条、沙棘、白刺等灌木,建成了生态功能较为稳定的混交人工林。工程核心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7.2%提升到79%,西宁南北两山经过绿化由童山濯濯转变为郁郁葱葱,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服务功能极大提升,西宁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极大改善,实现了构建城市山地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初目标,为西宁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北”筑起生态安全屏障
“三北”筑起生态安全屏障在绿色环绕的龙羊峡库区两侧,大地上零散分布着黄色块状地,这便是多年受风沙侵袭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沙珠玉、木格滩沙漠化土地。沙珠玉、木格滩,隔河相望。经过无数人的努力,这里沙漠蔓延的步伐得到控制,展现在眼前的是绿树葱茏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统筹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呈现“双缩减”态势,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9.13万公顷,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3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青海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地总面积达到110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目前的6.3%,改变了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根据《青海省三北六期工程规划》,2021年至2035年,西宁、海东、海北、海南、海西、黄南6州(市)的31个县(市),还将完成总面积42.99万平方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9.6%。
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要致富多种树”,这是新中国成立早期对国土绿化事业和群众增收致富两者关系最朴素的描述。
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和生态文明高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林草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减碳增汇、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近4.66万公顷,其中有机枸杞基地面积1.33万公顷,年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带动20万群众致富增收。由于青海枸杞分布区主要在海拔2500米左右,光照充足、土壤富含硒元素、面源和大气污染少,果品产量多、质量高,因此这里也成为全国重要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有机枸杞之乡,更是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实践。(完)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30)【天天报资讯】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 (2023-06-30)天天消息!国网重庆经研院:强化数智赋能 提升技经质效
- (2023-06-30)福安药业:瑞戈非尼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
- (2023-06-30)电影《我爱你》没人看?惠英红哽咽回应观众:我向你道歉!-环球快播报
- (2023-06-30)苹果a1822是什么型号(a1429是苹果什么型号)
- (2023-06-30)八开镇:“三做法”确保离退干部不离心
- (2023-06-30)当前看点!中文越南语在线翻译聊天_中文越南语在线翻译
- (2023-06-30)提高性功能的最佳锻炼方法_提升性能力的锻炼有哪些-热点
- (2023-06-30)shark头盔带着时间长头疼-shark头盔
- (2023-06-30)警察射杀少年事件后,法国连续第二晚爆发骚乱 全球快播
- (2023-06-30)看点:青海企业搬迁补偿律师收费明细
- (2023-06-30)学校教务处工作职责及内容_学校教务处工作职责
- (2023-06-30)【世界新要闻】电脑背景图片大全动漫_电脑背景图片大全
- (2023-06-30)范红霞_关于范红霞的简介_当前视讯
- (2023-06-30)每日播报!硬盘分区合并工具(硬盘分区工具哪个好)
- (2023-06-30)【全球速看料】服务器及软件_对于服务器及软件简单介绍
- (2023-06-30)天天即时看!汪峰定律什么意思_汪峰定律解释
- (2023-06-30)前5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 重点物流企业收入等指标稳步恢复-环球新资讯
- (2023-06-30)天天热头条丨为什么抖音里的评论看不到了_抖音看不到评论怎么回事简介介绍
- (2023-06-30)Xbox未达季度收入预期 相差8亿美元 当前时讯
- (2023-06-30)pvc管尺寸规格表_pvc管尺寸
- (2023-06-30)苹果忘记密码如何恢复出厂设置_苹果手机忘记id密码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信息
- (2023-06-30)微信二维码收款怎么打印电子凭证_微信二维码收款怎么打印出来 环球最资讯
- (2023-06-30)ipad键盘怎么设置 ipad键盘怎么设置皮肤 世界热推荐
- (2023-06-30)每日消息!张碧晨胡桃夹子的秘密 如果说张碧晨的音乐
- (2023-06-30)世界实时:韩语入门单词大全_韩语常用初级词汇
- (2023-06-30)全球快消息!直通雄安!国家管网集团蒙西管道一期工程正式投产
- (2023-06-30)冬至吃饺子顺口溜_关于吃饺子的顺口溜介绍-全球快资讯
- (2023-06-30)天天快报!五里堡街道:“七一”慰问老党员 浓浓真情送关怀
- (2023-06-30)对战平台还能玩魔兽吗 对战平台玩魔兽要下载什么
天天消息!国网重庆经研院:强化数智赋能 提升技经
福安药业:瑞戈非尼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
电影《我爱你》没人看?惠英红哽咽回应观众:我向你
苹果a1822是什么型号(a1429是苹果什么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