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脸支付到刷掌支付,3D 视觉公司的新机会?-全球热消息
2023-06-26 23:48:56 来源:雷锋网
过去几年,刷脸支付愈发普遍。
【资料图】
不论是在商业场景,如商超、便利店,还是个人线上支付,只需要对准人脸轻轻一扫,便可完成支付行为,极大简化了支付流程。
从输入密码、指纹验证到刷脸支付,这场支付方式的变革,肇始于技术和市场两大板块的变化。
在技术侧,以 3D 视觉为核心的 AI 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到金融支付领域;而市场端,消费电子的进一步普及、疫情期间的无接触支付等催生出对刷脸支付的庞大需求;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刷脸支付被应用到更多场景。
变革红利普惠至产业界,一批 3D 视觉企业趁势而起。
凭借着与支付宝的深度绑定,奥比中光率先从激烈的竞争中杀出,并登陆科创板。而在 3D 视觉这场比赛中,仍不乏有力的竞争者,比如光鉴科技、螳螂慧视、的卢深视等玩家。
这些参赛者们,已经 " 上岸 " 的在追求第二曲线;仍在拼搏的,正苦练功夫等待机会。
如今,支付方式再一次进化,刷掌支付开始被启用,并落地到实际场景中。这对于诸多的 3D 视觉玩家们而言,无异于一片新大陆,到处充满发现黄金的良机。
刷掌支付:安全系数高、场景适应能力强、成本低
2021 年初,电商巨头亚马逊在美国雅图 3 个无现金 Amazon Go 门店,试点使用了新型手掌识别支付技术 "Amazon One",消费者将掌纹和支付卡或亚马逊账户绑定后就可以扫手掌支付。
无独有偶,同年 8 月份,微信开始内测刷掌支付,并于 2023 年落地到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
比起刷脸支付,刷掌支付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安全、便捷、低成本。
安全
从技术逻辑上看,刷掌支付底层技术归属于掌纹识别,需要识别两种生物信息:掌纹和掌静脉。
掌纹即手掌的纹路,这只是表层信息,而掌静脉才是核心信息。
掌静脉信息是指利用红外线照射手掌,静脉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对波长 850nm 附近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导致静脉部分的反射较少,在影像上产生的静脉图案。
由于只有活体手掌才能获取静脉图像特征,因此采用掌静脉信息进行身份认证,造假的可能性极低。对应的,其安全系数比人脸识别更高。
时任亚马逊实体零售业务副总裁 Dilip Kumar 表示,选择刷掌支付的原因,在于机器很难通过掌纹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且用户必须贴近设备和做出有意义的手势才能启用。
这意味着,刷掌支付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变相进行了「模糊化」处理,更具私密性。
因此,刷掌支付从底层技术到实际的场景应用中,在对用户消费行为、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上,明显更强。
便捷
传统刷脸支付的支付程序是,用户选择支付方式,机器采集人脸数据,比对通过即可完成交易。
这种支付方式对于支付场景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不论是过曝还是欠曝,都可能导致支付失败,增加用户的时间成本。而且,在一些复杂场景,比如地铁、商超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机器可能会同时捕捉到多张人脸,识别效率、质量会受到影响。
并且,在人机交互方面,用户需要调整自身的距离,对准摄像头,才能完成支付。对于人流量大、通行速度要求极快的场景,如早晚高峰的地铁站,刷脸支付很难解决快速通行问题。而且,刷脸支付设备很难适配身高差异的用户。
相较而言,刷掌支付由于是检测掌纹和掌静脉,对环境光线的依赖不如采集人脸那么高,鲁棒性较高。
从交互的角度看,用户只需要伸出手掌即可完成支付行为,支付流程更简单,也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
对于地铁站这类对通行速度有极高要求、用户需求高并发的场景,刷掌支付比刷脸更便捷,并且不需要像扫码支付、NFC 等方式依赖网络和电子设备,对网络差、忘带支付设备等场景的适应能力更强。
低成本
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刷脸支付设备,通常需要一块显示屏幕来帮助用户实现刷脸支付的交互,从而进一步验证刷脸的结果,这就需要为其留出摆放设备的相应空间。
同时,由于刷脸支付的特性,用户也需要一定空间进行验证,这使人脸支付场景所需空间成本相对较高。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刷脸支付的场景要求,还需要为屏幕适配相应的安卓系统,才能实现刷脸支付的有效验证,进一步增加了刷脸设备的硬件成本。
据了解,支付宝的刷脸支付设备 " 蜻蜓 " 与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设备 " 青蛙 " 的成本都在千元以上,成本过高使刷脸支付难以进入全部的线下支付场景。
而刷掌支付的交互设备与扫码支付设备类似,不再需要屏幕的加持,仅需单一设备即可完成交互与验证,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仅有刷脸支付设备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空间成本,拥有进入更多场景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刷掌支付从安全性到鲁棒性,再到场景的适应性,从底层技术到应用场景,都具备相对优势,可以被视为下一代生物识别支付方式。
但刷掌支付要「出圈」,达到现象级应用,还有一座大山要跨越。
锁住刷掌支付落地的「智子」:生态
一位生物识别专家表示,如果只是从技术上实现刷掌支付的功能,这并不难。
" 刷掌支付的逻辑和刷脸支付很相似,都是通过前端设备采集数据,然后在数据库里进行比对,人工智能模型会判断重合度,只要符合设定的阈值,便可完成支付行为。"
这里面涉及到技术的两部分:一是硬件,二是软件。
硬件指的是机器及其核心零部件,比如摄像头、光学模组等等,主要用于前端的数据采集。由于刷掌支付的场景较为复杂,对这些硬件的性能、稳定性、精度等要求较高。
软件则涵盖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以及对硬件采集数据的优化等,对数据的依赖非常强。
" 只要数据足够多,从技术上实现刷掌支付只是时间和成本问题。"
该专家表示,硬件性能可以堆料、软件弥补,算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调优,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和效果。
真正影响刷掌支付落地并产生经济价值的,其实是生态。
刷脸支付之所以能大规模落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支付宝这类现象级 APP 的强力推动。
过去十年,消费互联网的爆发带来数字经济繁荣,各种现象级 APP,如支付宝、美团、抖音等软件,在完善支付方式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消费者「刷脸支付」的心理认知培育。
这种生态建设只能由掌握流量入口的终端商来解决,并非技术供应商的强项。
因此,对于 3D 视觉公司而言," 与巨头共舞 " 是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途径,奥比中光和支付宝便是最好的例证。
刷掌支付这波新浪潮下,3D 视觉企业要抓住变革红利,必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必须满足多个要求:产品的使用黏性极强、用户基数极大、有支付需求。
市场上相关产品不多,微信是其中一个。
2023 年 5 月,微信支付推出的刷掌闸机在大兴机场全线落地,用户需要先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
据了解,闸机内部搭载的刷掌双模态相机 HandPass 100,由 3D 视觉公司光鉴科技提供,解决了环境光线差异、手掌生理差异以及伸手习惯差异等难点,提高了刷掌通行效率。
目前为止,刷掌支付已经在公共交通、学校、健身房等场景落地,具备在技术上的安全性、人机交互上的便利性,并且基于微信支付的生态能力,其在未来的落地场景将进一步拓宽,商业价值也将得以释放。
在微信支付的生态加持下,像光鉴科技这样的硬件提供商也将迎来进一步业务扩张。" 支付宝 + 奥比中光 " 的模式已经得到验证,微信支付和光鉴科技的合作是否可以实现支付生态的新一代革命,值得市场期待。
不止于支付,3D 视觉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技术,3D 视觉在成熟的 2D 视觉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的信息数据,能够获得物体完整的空间坐标信息,成像效果更立体、更全面,是视觉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当下,3D 视觉技术在近距离双目立体视觉和结构光为主,远距离则是 TOF 路线。3D 视觉能够为智能感知带来更加精准和丰富的信息,并且由于原理上不用采集环境影像,从数据源头上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更具安全性。
3D 视觉的应用已经发生了广泛的渗透,消费电子如手机、平板,以及各种 IoT 设备(门锁、扫地机器人等等),就是一个多场景、规模化的市场。此外,还有汽车、机器人等市场空间,支付只是其中一个场景。
作为微信支付的核心供应商,光鉴科技的 3D 视觉技术已经落地到多个领域,比如屏下 3D 人脸识别、智能座舱、IoT 设备等。
总结
3D 视觉作为电子设备 " 一双更智能的眼睛 ",已经开始广泛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消费侧,3D 视觉被用于手机拍照、支付;扫地机器人导航避障;智能门锁的人脸解锁等场景。
在工业端,3D 视觉被用于 AI 质检、移动 AGV、机械自动化,推动智能制造。
不难预见,3D 视觉未来的商业价值将伴随技术的落地而得到持续释放。
仅仅是支付场景,就催生了一家上市公司。
对于更多的行业,3D 视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雷峰网雷峰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6)从刷脸支付到刷掌支付,3D 视觉公司的新机会?-全球热消息
- (2023-06-26)嚯!这届毕业生,也太会了吧……
- (2023-06-27)新消息丨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备案结果和校外教学点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
- (2023-06-26)【环球报资讯】中国信通院发布“2023大数据十大关键词”
- (2023-06-26)机械键盘什么品牌比较好_机械键盘什么牌子好简介介绍 当前视点
- (2023-06-26)世界新消息丨热爱是风热爱是雨仿写_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仿句
- (2023-06-26)今日报丨益佰制药:两药品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集采
- (2023-06-26)春宵一刻值千金意思_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含义
- (2023-06-27)溯联股份(301397.SZ):将于6月28日在创业板上市
- (2023-06-26)Win10“钉子户”换用Win11后 坦言打开了新世界:告别偏见
- (2023-06-26)拥抱场景支付 畅享数字金融 北京银行发布“京行e收付”场景支付金融服务品牌 环球实时
- (2023-06-26)中马传动:公司生产不涉及机器人概念
- (2023-06-26)中国电信贵州公司举办“党建引领践初心、齐声放歌庆七一”歌唱比赛-环球简讯
- (2023-06-26)专访:世界对中国的发展与机遇充满期待——访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布伦德
- (2023-06-26)焦点观察:中国天楹最新公告:天楹基金拟参设海安鼎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2023-06-26)世界热点!突发!巴菲特又“跑了”
- (2023-06-26)今日看点:江西结束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2023-06-26)东莞虎门全面推行“河长制”,灰瑶涌“消黑”整治见成效
- (2023-06-26)当前快播: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龙舟水”来袭 全力抗灾保供电
- (2023-06-26)安图县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
- (2023-06-26)天天即时:沪指半日跌0.74% 电力板块涨幅居前
- (2023-06-26)有了中东土豪的输血,李斌应该让蔚来到水更多的地方去捞鱼了_当前快看
- (2023-06-26)券商产业链龙头股梳理(6/26)
- (2023-06-26)天天百事通!西北工业大学张艳宁教授团队获CVPR 2023最佳学生论文奖
- (2023-06-26)全球快资讯丨windows7哪个版本最稳定流畅
- (2023-06-26)天元智能改制股权归于厂长,2022年营收净利下滑,客户分散 世界快资讯
- (2023-06-26)世界今日报丨描写石灰的古诗有哪些 石灰吟的古诗
- (2023-06-26)每日看点!追踪原油热点需求忧虑重燃打压油价!油价短线或震荡偏空?美联储7月加息25基点概率71.9%!原油多头仍顾虑重重?当下行情如何应对?金十研究员正在直播讲解,点击观看>>>
- (2023-06-26)外媒:日元对外购买力降至近50年最低水平
- (2023-06-26)巨星陨落!“华尔街站在他的肩膀上”,诺奖得主马科维茨去世,曾提醒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