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闻】星链计划,“前科”累累
2023-06-26 06:31:17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12月27日,中国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星链”卫星(Starlink)的新闻,引起网络和科学界热议。两次事件中星链卫星的轨道机动,对中国空间站和上面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科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威尔(Jonathan McDowell)搜集数据后发现,两次近距离接触中,星链一次没有调整过轨道,另一次则进行了“微小的躲避”。
回顾往昔,马斯克及其企业虽然在太空探索领域有诸多创新和突破,但星链计划广受非议。这并非星链首次威胁到其他国家或机构的太空任务。早在2019年,星链卫星就差点撞上欧洲航天局的“风神”地球观测卫星,马斯克引以为傲的自动避碰技术当时似乎也没起作用。如今,星链卫星已涉及大约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占到所有航天器事件的一半。
(相关资料图)
随着人类活动向太空扩展,近地空间正变得越来越拥挤。根据权威机构的估算,现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已近4000颗,碎片则超3万枚。类似于星链这样卫星群的数量和密度,不仅极大影响到天文观测,还大大增加了卫星之间碰撞的概率,进而引发“凯斯勒综合征”,阻碍人类的正常太空探索。
更令外界担忧的是,星链正通过庞大的卫星群,主导近地轨道的“规则”。欧空局局长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本月初警告称,马斯克一人就拥有全球近一半的活跃卫星,他正在“制定规则”,而世界其他地区要尽快反应过来。
军事方面的专家则认为,星链在军事上的应用潜力巨大,可以与美国军方配合,监测其他国家的高超音速武器。而星链母公司宇宙探索(SpaceX)与美国军方之间的关系,也再次为人提起。
星链卫星 SpaceX图
科学家:其中一次近距离接触,星链没有调整轨道
本月3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本月3日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普通照会,美国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今年曾两度接近中国空间站。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组合体两次实施紧急避碰。
第一次紧急避碰发生在7月1日。文件称,美国星链-1095卫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55千米的轨道上,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该卫星持续降轨机动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千米后,保持在该轨道高度运行。
麦克道威尔搜集的资料显示,7月1日的近距离接触,红色为中国空间站,蓝色为星链卫星
第二次紧急避碰发生在10月21日,美国星链-2305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鉴于该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未知且无法评估轨道误差,存在与中国空间站碰撞风险。
10月21日的近距离接触
两次事件中,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内执行任务,为确保中国航天员安全,中国空间站于两次实施紧急避碰,规避两目标碰撞的风险。
事件发生在近地轨道之上,这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高度一般在200至1200公里。
27日,这份照会经过报道后,引起国内外的热议。包括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福布斯在内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用了“相关投诉未获得独立认证”的表述。
但已有科学家在推特上表示,此事属实。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文学家麦克道威尔27日在推特上表示,根据数据,他已经确认了星链和中国空间站在7月1日和10月21日的两次近距离接触,并讲述了更多细节。
麦克道威尔称,在7月1日的近距离接触中,星链-1095卫星可能也进行了一次“微小的避碰”,但看起来中方“并不知道或不信任星链卫星要避碰”。
随后10月21日的近距离接触中,星链-2305卫星2个小时内,从370多公里的高度,一直攀升至超过390公里的高度,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调整。而中国空间站的轨道变化更为明显。
西方媒体则更为关心中国网民的反应。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微博用户27日发表了批评马斯克和星链的言论。其中一人说,星链“只是一堆太空垃圾”,另一人则说星链是“美国的太空站武器”。
还有评论指出:“星链正在暴露风险,全人类都将为他们的商业活动付出代价。”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6)【环球热闻】星链计划,“前科”累累
- (2023-06-26)张家港众合地产25%股权挂牌转让,转让底价500万元
- (2023-06-26)瓦格纳兵变结束,最大受益者浮现,他才是真正的俄罗斯“安禄山”
- (2023-06-26)2023版沪惠保下周六生效 目前投保人数已达460万 焦点精选
- (2023-06-26)端午假期博物馆备受游客青睐
- (2023-06-26)世界信息:安神补脑液可以治疗失眠吗今天是农历多少_安神补脑液可以治疗失眠吗
- (2023-06-26)今日看点:武冈: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 (2023-06-26)祝贺金榜题名的歌曲有哪些(祝贺金榜题名的对联)
- (2023-06-26)23年6月25日低市盈率高活跃股
- (2023-06-26)天天动态:盖世周报 | 蔚来获11亿美元投资;大众MEB平台电动汽车产量破100万辆
- (2023-06-26)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原因公布 环球时讯
- (2023-06-26)【全球速看料】农业银行网捷贷利息怎么还 官方告诉你答案
- (2023-06-26)江西公布2023年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在央广报道|天天动态
- (2023-06-26)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庙沟小学:《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我们继续在行动
- (2023-06-26)1.06亿人次出游!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
- (2023-06-26)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从企业采购看实体经济活力
- (2023-06-26)世界今头条!中经评论:人工智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2023-06-26)中经评论:人工智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2023-06-26)2023秋季北京琉璃河镇南召幼儿园招生调研通知(附信息采集)-天天播资讯
- (2023-06-26)武汉欢乐谷hoha音乐节门票大学生多少钱一张?-世界快讯
- (2023-06-26)每日看点!车主自曝差点被闷死 高温下一特斯拉Model X车门锁死原因查明
- (2023-06-26)当前快播:2023粤港澳车展:911 GT3 RS实车首次公众亮相
- (2023-06-26)2023粤港澳车展:新款捷豹F-PACE售价47.2万起
- (2023-06-26)卓创资讯:需求淡季到来 棉花产业链将呈“花强纱弱”特征
- (2023-06-26)当前播报:2023周柏豪南宁演唱会门票最多可以买几张
- (2023-06-26)2023苏州旅游联票丢了可以补吗-全球聚焦
- (2023-06-26)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活动 公安部公布6起典型案例-世界速看
- (2023-06-26)你问政我来答丨一眼千年国潮风起 都来“种草”这场文旅盛会 环球热闻
- (2023-06-26)每日快报!下周前瞻:6月PMI数据将公布,美欧英日央行行长同台论道,A股9只新股申购,解禁市值近1300亿元
- (2023-06-26)周乃翔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