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洞见】7月金融数据解读:信贷小月投放较弱,社融增速继续下降
2023-08-15 07:31:23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分析师蔡翔宇刁倩)8月11日,人民银行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减少,其中居民贷款各分项同比均回落,企业信贷总量尚可但结构不佳。新增社融同比下降,主要受到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拖累。7月M2增速继续回落至10.7%,或受存款减少及去年高基数影响
(资料图)
一、信贷投放同比下降,新增社融同比有所回落
7月份,信贷投放及新增社融同比均大幅度下降。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月下降3.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较6月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个和4.4个百分点。M0余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710亿元。
整体上看,7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季节性因素,7月通常是信贷投放的小月。二是内需不足,经济处于弱修复期,恢复态势并不稳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为疲软。三是透支效应,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意外反弹增长较快,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前冲量,对7月份信贷需求形成一定透支效应。这种透支效应会显著加大月度间新增贷款规模波动,在2022年4月份、7月份和10月份曾多次出现。从政策面上看,7月份政治局会议聚焦“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三大目标,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明确释放了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号。政策筑底和经济蓄力,将驱动后续信用稳定扩张和信贷结构优化,并进一步增强经济稳步回升的动能。
二、企业信贷同比由正转负,居民贷款同比大幅度下降
从企业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同比少增499亿元,降幅为17.34%。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同比多减了23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同比少增了747亿元,降幅为21.6%。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同比多增了461亿元,增长幅度为14.7%。
7月新增企业贷款同比由正转负,总量尚可但结构不佳。整体来看,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增量同比减少,但票据融资同比增加,可以看出7月对公贷款几乎全靠票据冲量。一方面,去年8月以来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很大程度靠政策推动,随着政策效能逐步释放,可能略显疲态。二是基建投资尚未完全发力、制造业与海外工业周期共振下行也是导致当月企业信贷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向后看,7月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具有较强针对性,后续将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加快房地产市场恢复,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刺激居民消费,扩大消费与投资,改善增长预期,也将加快推动信用修复。三季度政策层面有望继续加码,人民银行或将综合考量货币政策各项工具,通过降准、结构性下调利率、引导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等方式继续支持信贷扩张,企业部门信贷预计将能有所恢复。
从住户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少增了3224亿元,下降了264.91%。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同比多减了1066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同比少增了2158亿元,降幅为145.22%。
7月份居民贷款同比少增,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均下降。短期贷款方面,从数据上来看,根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加上7月是传统车市的淡季,因此产销节奏有所放缓,整体市场表现相对平淡。预计随着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中长期贷款方面,7月房地产成交季节性如期回调。克而瑞数据显示,30个重点城市成交面积为1104万平方米,创5年来同期新低,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37%。前7月累计同比上涨9%,增幅较上月收窄9个百分点。事实上,按照往年规律,6月年中放量后7月都会迎来一波小幅下探,不过今年因行情低迷,3月放量后已经迎来四连跌,且7月环比降幅仍有扩大趋势,整体市场行情不容乐观。但除受地产销量疲软拖累外,如果结合居民存款的减少来看(7月居民存款减少8093亿元,同比多减4713亿元),按揭提前偿还的冲击可能也较大。这背后或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为了避开提前还贷等对存贷等季末考核扰动影响,进而会倾向于鼓励并安排居民在季初对按揭进行集中的提前偿还。整体来看,要重视住户部门信心较弱、市场需求不振等问题,尽快从需求侧发力,加快调整优化住房限购、限贷政策,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目前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加快采取更多综合性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
三、新增社融同比有所回落,表外融资成为主要支撑项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月下降3.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6月新增社融减少,从结构上看主要受到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的拖累,同比多增主要来自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企业债券、政府债券。
非标方面,7月份整体(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1724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减了1329亿元。具体来看,委托贷款增加8亿元,同比少增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2亿元,同比少减782亿元。信托贷款同比多增,或主要受地产金融政策影响。7月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其中,明确规定“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预计对信托贷款数据有支撑,且融资类信托若依据存量比例压降,则每年压降规模也是同比减少的。
四、企业债融资同比保持增长,专项债加快发行或支撑社融
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219亿元,环比减少135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6亿元,同比少651亿元,环比增加了85亿元。
7月企业债同比延续6月增长态势,且同比较上月小幅扩张,主因一是去年地产风波导致基数偏低,企业债净融资整体低位徘徊,二是贷款需求不足下贷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其中国企为主的地产债和城投债净融资额回升。
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111亿元,环比减少了1280亿元。7月政府债券融资与去年的低基数基本持平,或与财政存款多增下的发行节奏偏慢有关。截至7月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共发行2.48万亿。截至8月11日,还剩余约1.05万亿新增专项债额度。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预计8-9月迎来供给高峰,大概率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从而带动后续政府债券融资显著反弹。鉴于2022年下半年政府债券规模较低,后续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将有所改善。
五、7月M2增速继续回落至10.7%,或受存款减少及去年高基数影响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710亿元。
7月末,M2增速同比增长10.7%,连续第5个月下行,但仍继续保持高位运行。M2代表了货币的总供应量,其包含了狭义货币M1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M2同比增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货币投放减少,或者货币流转速度变缓,货币派生能力减弱。
本次M2增速继续较上月下降,但仍处于高位,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没有减弱,贷款余额保持增长,支撑M2增速。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月中旬央行降息,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扩大需求潜力。二是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或为拖累M2增速主因。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此外,7月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7月为缴税大月再叠加地方债发行提速,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将一定程度减少货币投放,也将拖累M2增速。三是去年同期基数相对偏高影响,M2同比增速缓慢下行已成必然。在此前月度分析报告中已提及,去年三季度银行间流动性十分充裕,这意味着今年三季度货币乘数同比面临高基数压力。在基数逐月抬升情况下,M2同比增速必然将缓慢下行。
7月M1增速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个和4.4个百分点,M1增速继续回落或受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影响。从7月PMI数据来看,经济活动仍然处于扩张,实体经济保持活力。M1增速本次减少或主要由于存款大幅减少。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30亿元。M1包含了现金和非定期存款,由于近期银行利率降低,企业或将存款转换为别的资产,比如理财资金、股票等,或用于缴税、偿还金融债务等,降低了货币的周转率。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7月份M2与M1剪刀差为8.4%,较上月有所扩大。M1与M2“剪刀差”的扩大反映了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有所降低,资金活化程度有所下降。二者剪刀差较上月扩大,反映当前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资金活化效率偏低。
7月M0增速同比增长9.9%,较上月有所回升。M0主要为现金,与持币需求关系紧密,7月为暑假假期,随着消费需求增加,M0增速稍有回升符合预期。
7月金融数据解读:信贷小月投放较弱,社融增速继续下降.pdf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15)【宏观洞见】7月金融数据解读:信贷小月投放较弱,社融增速继续下降
- (2023-08-15)祖龙娱乐港股跌11.81%
- (2023-08-15)东风汽车预告上半年利润同比降75%,未来3年新能源投入500亿
- (2023-08-15)现场勘验查真相 司法为民显情怀
- (2023-08-15)宠辱不惊的本质是超越宠辱,别人怎么说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 (2023-08-15)上半年保险资管产品成绩单出炉!固收类产品优势明显,中长期纯债型领跑
- (2023-08-15)财政部:外商在华投资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 (2023-08-15)某百亿量化私募-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应届招聘-量化策略研究员/量化研究员-上海、北京
- (2023-08-15)10家单位入选!湖北发布科普教育基地推荐名单
- (2023-08-15)上新三日热销近300万杯,喜茶《原神》2.0联名圈粉玩家群体
- (2023-08-15)沪铝高开后震荡走弱 宏观氛围较为偏空
- (2023-08-15)腾远钴业跌2.85% 上市即巅峰超募30亿东兴证券保荐
- (2023-08-15)特斯拉“如约”降价,车市价格战再起?
- (2023-08-15)小市场大民生 呼和浩特市32家农贸市场陆续换新颜
- (2023-08-15)陕西师大延续帮扶景谷县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8-15)百联股份:子公司拟收购百联时尚81%股权
- (2023-08-15)张家界联通多措并举抓好驻村干部轮换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8-15)地铁15号线规划落地,此地缘何成为杭州潜力之城?
- (2023-08-15)近3年执行到位金额近五百亿元
- (2023-08-15)打造药店一站式解决方案,智云健康助力药店数字化升级
- (2023-08-15)当了10年三甲医院院长,张云强落马
- (2023-08-15)促进汽车消费流通 公安部交管局推出优化机动车登记服务新措施
- (2023-08-15)开放AI与3D技术、投入10亿升级供应链 天猫推出支持家装品牌增长举措
- (2023-08-15)福州羊肉炖萝卜的做法?
- (2023-08-15)我国成功发射和德三号A~E星
- (2023-08-15)武汉靠谱的男科医院有哪些,武汉正规男科医院比较好
- (2023-08-15)揭秘神十五乘组四次出舱细节
- (2023-08-15)ROG 玩家国度 游戏手机6 活动优惠中!
- (2023-08-15)湖北宣恩法院着力破解破产财产解封及处置难题
- (2023-08-15)长城微光(08286.HK)上半年扭亏为盈至332.4万元